• 14阅读
  • 0回复

日本首相和首相官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8-09-30

    【日本《时事解说》周刊8月25日文章】题:日本首相和首相官邸(作
者 武藏野女子大学副教授本田雅俊)
    “东京都千代田区永田町2—3—1”,这幢长满青苔的建筑,就是日本首
相官邸。可以说,日本战后政治史的主旋律便是权力斗争,而人们进行权力斗
争的目的都是为了成为这里的主人。几乎没有政治家会认为“
主这里便进入了自由王国”。许多国民则希望“这里的主人能够带领人民奔向
美好的明天”。但是,正如这所古旧的房屋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一般,房屋的
主人也绝不可能充分行使法律赋予他的权力。不仅如此,这幢长满青苔的建筑
仿佛弥漫着一股妖气,极易使这里的主人与外部隔绝,使他看不见外界的事物
,听不到外界的声音。
    首相官邸落成于1929年。那正是军国主义嚣张的时代,官邸在设计时
充分考虑了安全因素,为的是防范叛军和暴力分子的袭击。
    例如,这里既没有同样宽度的走廊,也没有相同阶数的楼梯。每个房间的
空间高度各不相同。几乎所有房门外都没有标志。对官邸的情况知道得越详细
,你就越会感到它像“神秘武士居住的西式建筑”。
    以为自己身处2楼,其实却在3楼──据说前首相村山富市屡次产生这
样的错觉。实际上,笔者在首相官邸工作的时候,也曾有过同样的错觉。
    成为官邸的“主人”后,在里面行走也须有人陪伴,不过陪伴者并非警卫
而是负责带路的工作人员。这大概是以防“主人”迷路吧。
    一般的内阁成员总是担任某中央省厅的负责人。因为内阁法规定要实行“
分头管理”。所以,内阁成员应该在哪里干什么,大家都非常清楚。然而对于
首相的工作,人们就很难弄清。不过,首先应该明白,首相在法律上(实情如
何不得而知)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首相是行政部门的最高领导,能够遴选或罢免内阁成员。只要首相愿意,
还可以挥舞“传家宝刀”,解散众议院。也许有一点鲜为人知,首相还是自卫
队30万人的最高司令。
    首相虽然不像一般内阁成员那样直接领导某个省或厅,但他的职责是指挥
内阁成员,决定国家的前进方向。
    但是问题在于成为这个长满青苔的官邸的“主人”之后,首相能够尽到他
应尽的职责吗?进一步说,成为官邸“主人”的,都具备担任首相的才能吗?
    对于首相来说,首先要做的是适应日本式官僚体制的“规矩”,而不是发
挥自己执政的特色。如果想平安无事下去,遵守“规矩”至关重要。
    首相位居行政领导之首,虽说下设直属的辅助机构内阁官房,但首相身边
几乎是清一色的官僚。从他们那里是得不到社会上的信息的,因此首相成为“
皇帝的新装”里的主人公也不足为奇。当某一天,首相离开官邸,成为一名普
通议员后,甚至会发现自己仿佛是从梦境回到了现实。
    考虑到安全因素,电视里不曾播放首相办公室的画面,但据说它的面积仅
有66平方米。对于“日本”号这条大船的“船长”来说,这样的房间实在是
太小了。首相简直就像笼中之鸟。
    众所周知,明君为人民所爱戴,昏君则受执政党和官僚的欢迎。对于官僚
来说,首相官邸最好就是一架可以“自动飞行”的飞机。比起富有经验的飞行
员来,丝毫不会操作飞机的外行更受他们欢迎。
    只要官僚和执政党的实权人物很好地运作,首相便可以袖手旁观,甚至没
有首相也不成问题。正如古语所说:“主人离去,花仍自开”。
    但是,当首相突然醒悟,想要自己“驾驶飞机”的时候,永田町和霞关(
中央机关所在地)就会风波顿起,演出种种闹剧。只要会损害官僚和议员的既
得权益,即使是有益于人民的举措,在施政过程中很快也会遭遇各种阻力。有
时,首相的指示还会被当作耳旁风。
    然而,执政党和官僚却需要借助首相这张“脸”。官僚可以取代首相的手
和脚,甚至首相的“脑”,却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首相这张“脸”。
    根据“三权分立”的精神,首相官邸属于行政范畴。行政大权由内阁掌握
,首相则是“内阁的最高领导”。
    不过,要想明确了解首相官邸的实际地位,不妨也用三权来解释,即权威
、权力和权限。官邸拥有权威,执政党掌握权力,官僚具有权限。这“三权”
不是“分立”,而是被“分担”。所谓政权就是在这样的“三权”被紧密联系
在一起之后才得以建立的。
    如果首相官邸、执政党和官僚中的任何一方试图获得两种以上的“权”,
就会发生冲突。被赋予权威的首相官邸如果渴望执掌权力,便会与执政党之间
产生隔阂。如果执政党想要得到某种权限,官僚就会出于本能严加防范。
    职位可以塑造人,也会因踏上这一职位的人的不同而得到改变。
    建筑物是人修建的,使用起来是否方便,会对房屋主人产生影响。但是,
一幢建筑不能塑造国家领袖的人格。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