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法报文章: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8-09-28

    【法国《回声报》9月18日、19日(合刊)文章】题:海外华人的挑战
(作者  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的战略、销售和管理教授多米尼克·V·蒂尔潘)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联想集团在中国计算机市场上已由第6位上升到第3
位,仅次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康柏通讯公司。在1996年,中国远洋运输集
团成了东南亚最大的集装箱海运公司。
    关于华人企业在中国以外的地方的投资情况,我们手头还没有具体的材料。
但专家们一致认为,在除日本和韩国以外的所有亚洲市场上,海外华人支配着大
中型企业的资本。
    据撰写过一部关于在亚洲的竞争战略问题著作的彼得·威廉松说,海外华人
企业的营业额和资产多达数以十亿计,他们掌握了令人惊讶的技术,是强大的政
治和经济网的组成部分。据海外华人问题著名专家戈登·雷丁估计,4000万
外华人的“国民生产总值”约达2000亿美元,差不多可以同中国(12亿人
)的国民生产总值(3000亿美元)[原文如此──本报注]相比。
    海外华人的竞争所意味着的挑战,提出了三个根本问题:
    ──华人是否正在创造一种不同于英美、德日和韩国的资本主义但更能适应
亚洲竞争环境的新式资本主义?
    家族企业一直是华人资本主义的传统形式。这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常常意味着
:企业结构简单,管理干净利落,企业文化充满家长作风和任人唯亲的色彩,由
企业主支配决策程序。
    华人企业很少致力于商标管理、国际销售,以及昂贵的科研和发展计划。华
人资本主义注重灵活地求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资本主义
,它以另外一种投资做法为基础。西方的企业以雇员股东制和社会资本的管理为
基础,而华人企业则是依靠私人资本。换言之,华人企业是利用自己的钱赚钱,
而不是利用别人的钱赚钱。结果是,华人企业总是力求将成本保持在最低水平,
同时尽可能好地利用成本。
    华人资本主义的演变过程,也是很灵活的。在东南亚和中国的大公司,已开
始使传统的华人资本主义模式向一种混合的、把英美资本主义和华人资本主义结
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模式转变。例如,台湾第一大电脑制造公司宏?电脑股份有
限公司已成功地在国际上得到了发展,原因是它采纳了西方的(或世界的)某些
管理技术。泰国的正大集团开始时的业务,基本上只局限于动物食品领域。后来
,该集团公司进行了一些战略性的合作,为得到尖端技术而签署了一些专利协议
,从而打入了石油化学工业和电信领域。这种做法乃是“西方的”老做法。
    ──亚洲的各集团公司在亚洲是否最具竞争力?
    华人资本主义无疑更能适应亚洲的竞争环境。海外华人控制的集团公司,常
常被认为在政治上并没有西方多国公司那样具有威胁性。海外华人控制的集团公
司也不大可能像西方人那样干预国际政治,也不大可能像西方人那样提出诸如人
权、知识产权或贸易不平衡之类的问题。
    此外,华人资本主义似乎能很好地适应很不明朗的市场。但是,华人资本主
义也可能受到自身王牌的损害。虽然企业由家族控制具有某些优点,但是,随着
企业的扩大和由一代人传入另一代人手中,由家族管理过渡到专业化管理,就成
了一种严重的挑战。尽管我们并不掌握这方面的具体材料,但华人家族企业,很
可能像世界各地的企业一样存在着同样的继承问题。
    随着企业的扩大和面临越来越带国际性的竞争,海外华人的集团公司可能会
开始重视个人才能。
    ──海外华人会否像日本人和韩国人那样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华人集团公司真正在欧洲或美国站住脚。亚洲的经
济发展潜力太大了,以致我们无法使这个地区的财力转移到西方市场上去。但是
,亚洲的货币贬值,却使西方市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是,海外华人已经在整个亚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显然,某些华人集
团公司希望实现更大程度的国际化,但它们仍只是少数。
    海外华人在本国常常是居少数地位,在获得政府支持方面,他们只能主要依
靠私人资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