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亚洲华尔街日报》记者上海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8-08-31

    【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8月21日至22日报道】题:上海人对动物
的新兴趣(记者布雷蒂涅·谢弗发自上海)
    当一位中国朋友10年前提出陪我去参观上海动物园时,我无法预料我会
看到些什么。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天也是灰蒙蒙的。我们走到野猫科动物区
,站在关着一只大黑豹的笼子前。这只皮毛毫无光泽、目光呆滞的黑豹,正在
它的约100平方英尺的饲养室水泥地上来回不断地走着。
    在我们身后,有一群参观者走过来,他们穿的都是中国80年代最普通的
灰色和蓝色服装。当他们走近黑豹时,便大声喊叫起来,并立即到处找石块,
然后向这只野兽扔去。每当石块打中黑豹时,人们就会放声大笑。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看到一群一群的参观者向动物扔石块,并大声叫喊
。我对我的朋友说,我感到有些累了,我们便离开了。
    自那时以后,我又几次到过上海,并目睹了这个城市从一个被巨大的幽灵
笼罩,由老的国有企业占支配地位的城市向着一个多少有些接近现代化大都市
转变的过程,而且是在短短的10年间。但是,我没有丝毫再去动物园参观的
欲望──直到最近我重返这个城市。
    对于10年前我曾经访问过的这个发展缓慢、资源不足的城市,我怀有一
种难以说清楚的怀旧感。现在这种令人压抑的静止不前的状况,已不复存在。
数英里长的霓虹灯,照亮了那些曾经是黑暗的、毫无生气的街道;目前香港流
行的时装,已经取代了大陆上千篇一律、色彩单调的制服。最引人注目的,是
街道上行走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人们的脸上充满生气,
充满信心,快步走向自己的目的地。我开始怀疑──我10年前曾参观过
的动物园也发生了变化吗?我决定亲眼去看看。
    当我到了动物园时,看来一切又回到10年前。气氛还是那么平静,人们还
是那么慢悠悠地走着。我决定参观前先去吃点点心。我请柜台后的女服务员给我
一根棒冰,她扔给我一根,没有一句话。我付了款,她把该找的零钱扔在柜台上
。我的心跳加快了。在这次整个旅行中,我还真的没有领受过这样的服务。这大
概只是我曾经了解的上海残留下的一点坏风气吧?
    一个同牛车大小差不多的水池中,饲养着两只海龟,每只直径两英尺;一只
天鹅活动的空间也不大,而其他几只就呆在角落里。
    瓶盖和硬币零散地扔在中国扬子鳄的池边。小动物饲养室里挤满了各种蛇,
一条压一条,有的显然已经死了。我又想起了那只黑豹,并向那里走去。一位抱
着小孩的妇女走来了,其他还有一些参观者。这位妇女从她带的面包中掰下一块
扔进动物笼中。其他一些儿童也跟着向里边的动物扔面包和其他快餐食品。
    仅仅几分钟,我希望在这里看到的东西显然是看不到了。这都是公然违反动
物园的提示牌中的规定的,提示牌告诫人们不要喂动物。有一个孩子甚至爬到饲
养动物的笼子的高处,向下面张着口的动物喂面包,而他的父亲就满脸笑容地站
在一旁看。
    在返回的路上,面对马路上来往穿梭的车流和人流,我心中充满矛盾的心情
。我应该感到高兴的,是动物园中没有人再向动物扔石块了。这看起来就像可口
可乐的商标在南京路上随处可见一样“自然”:这是发展中的上海正在走向现代
化世界的另一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