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中国在尝试吸纳异域文明(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8-08-31

  
    【俄罗斯《消息报》8月20日及25日文章】题:中国在尝试吸纳异域
文明(作者  俄罗斯《消息报》前驻京记者尤里·萨文科夫)
    清晨的北京,空气中还散留着昨夜的凉意,男女老少已早早来到天坛公园
开始了晨练。有人在打“太极拳”,有人在练“鹤翔桩”,有人在跑步,而原
先练气功的一帮老太太在音乐的伴奏下跳着华尔兹……此情此景让人深深感到
,在秉承传统的同时,中国人还在尝试着吸纳异域文明。
    我是时隔近6年重访北京的,以前我曾作为驻外记者在这里生活了6年多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两次党代会描绘出中国21世纪的发展蓝图;
伟人邓小平逝世;确立了江泽民的最高领导人地位;香港回归;面临亚洲金融
危机的威胁……
    但是,清晨的这两三个小时却仿佛使人忘记了周遭的一切,给人以时光在倒
流的感觉。晨练者身上的那种平和与静默似乎蕴涵着一种古老文明的神秘。  
    想到北京,就不可能不想到自行车。记者爱说中国是“自行车王国”。中国
现有4亿辆自行车,每3个人一辆,而在北京每3个人有两辆自行车。尽管北京
有120万辆汽车,但道路的主宰者仍是自行车。
    北京私家车已达到一个惊人的数量──50万辆,这非常出乎我的意料。
我在京工作时,整个中国私家车也不超过4万辆。学车如同学外语和电脑一样
成了一种时髦。目前北京有驾照的人数已远远超出汽车的数量。
    还有一个新现象──北京有150万人经常坐出租车。中国和日本合资
生产的“夏利”随处可见。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之间被带小孔的有机玻璃板隔开以
防抢劫。出租车司机收入不菲。一位姓孔的司机骄傲地对我说:“我已达到小康
水平。”
    北京的全貌也早已今非昔比。许多原先的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被拆除
了,代之而起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从遥远的戈壁滩刮来的沙尘经常让我很难看清北京西山的轮廓,这不由得
使我想到了北京的生态问题,北京暂时还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冬季烟尘严重时
,学校的教室有一半是空的,因为许多学生患了呼吸道疾病。北京的空气污染
比以前更加严重了,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排放的废气。一氧化碳及其他一些有毒
物质的排放量都超出了标准。70%的电靠燃煤供给。北京每年要消耗300
0万吨煤。
    抽烟的人比过去大有减少。市府禁止在公共场所抽烟。从阳台上扔烟蒂或
在学校里抽烟都有可能被罚款。但统计资料仍不容乐观:世界上1/3的香烟
是中国人消耗的。
    我的所有老朋友电话都变了:有的是电话升了8位,有的则是分机电话换
成了直拨电话。习惯在变,生活方式也在变……
    我不在北京这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单调的蓝灰色时代早已成为过
去,人们开始追求时尚,摩登女郎也变得更加自信。80年代末,电影《街上
流行红裙子》在北京风靡一时。影片讲述的是同保守势力进行抗争的故事:年
轻的女工们喜欢漂亮的衣服,却不好意思穿出去,因为全社会都在提倡艰苦朴
素。现在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
    过去人们一双鞋子要穿几个季节,而现在,鞋子还没有穿坏便送人了。
   (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