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13位金融巨擘决定世界经济面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8-07-31

    【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28日报道】题:13
个人在瑞士举行秘密会议,决定世界经济的面貌(作者 
约翰·贝里)

    莱茵河畔的密谈

    控制着全世界货币供应的那些金融巨擘们,每年1
0次聚集在这里。他们到莱茵河畔来参加宴饮——同时也
进行一些决定全球经济发展方向的秘密交谈。
    这种秘密聚会是在巴塞尔一座圆形高楼的有着玻璃
墙体的第18层上举行的。这座楼是一个称作“国际清算
银行”的鲜为人知的机构的总部所在地。他们从会议桌旁
的座位上不仅可以俯瞰全市,而且可以看到莱茵河对岸显
现在地平线上的德国的黑林山或者再往西去的法国的阿尔
卑斯山。
    他们到来后,彼此以教名相称。侍者端来饮料——
他们知道每位与会者喜欢喝什么。为了保密和不受拘束,
这些主角们不带任何助手,只偶尔会有一位像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IMF)总裁米歇尔·康德苏这样的贵宾到场。
    这个秘密团体的成员是10个工业国家外加瑞士的
中央银行行长。其中说话最有分量的是美国的代表——通
常是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如果他不能来
,就是副主席艾丽斯·里夫林。只有美国在桌旁还有第二
个座位,坐在那个座位上的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威廉
·麦克多诺。第13位与会者是国际清算银行的总经理安
德鲁·克罗克特,他以前是英格兰银行的官员。
    全球金融界最敏感的工作就是在这种于周日晚上举
行的秘密聚会上进行的。这些央行行长们的交谈是非正式
的——他们除了交流各自的想法之外,没有一定的议程。
从这些聚会中获得的金融情报,或许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聚
会中形成的个人之间的信任,帮助国际银行体系在动荡时
期保持稳定。

    国际金融背后的大手

    国际清算银行(BIS)是在1930年建立的,
目的是帮助处理德国和一战中的其他战败国向战胜国的赔
偿事宜。经过这么多年的沿革,它已经变成了各中央银行
的中央银行,它还成了管理者们的交流中心——帮助他们
管理商业银行、监督外汇市场和保护世界金融体系。
    最近几次周日晚上的聚会的首要议题自然是日本和
亚洲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13位与会者讨论了如何消除
亚洲的危机和限制它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的问题。他们
特别集中探讨了如何确保这场危机不致威胁到复杂的国际
交易结算体系的问题。这个体系——称为“偿付体系”—
—的崩溃是央行行长们最惧怕的事情。
    BIS将于7月10日在香港设立一个卫星机构。
这样做的目的既是为了处理亚洲的危机,也是为了把BI
S的作用扩大到作为大本营的欧洲以外的地区。7月11
日,各央行行长在东京举行每月一度的例行宴会,这将是
首次在巴塞尔以外的地方举行这种宴会。
    如果巴塞尔的那间会议室能开口讲话的话,它会述
说一段全球货币政策的历史。在1982年的一次宴会上
,当时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保罗·沃尔克逼着其他央行
行长拿出钱和其他办法来帮助减少由于那一年墨西哥——
后来还有其他拉美国家——拖欠债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1994年年底,墨西哥再度成了讨论的议题。当
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正在实施一项500亿美元的
援救计划,这些钱是IMF、美国以及其他国家提供的,
BIS则拿出了100亿美元的准备金。
    从1984年到1993年担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
总裁的杰拉尔德·科里根(现在是戈德曼—萨克斯公司的
总经理)的叙述中也可以窥见这个神秘团体之一斑。科里
根连续参加过115次BIS月度会议。
    科里根回忆说,大家都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没有
助手、没有议程、不做记录也不发表公报……这样就能培
育起非常融洽的个人关系。由于经常聚餐,而且无话不谈
,彼此间就建立了信任。由于有了这种信任,在出了某种
问题的时候,同这些人合作起来就非常容易。在我看来,
这就是这个机构不同寻常的地方”。
    在科里根参加BIS聚会的那个时期,也确实出过
不少问题,世界各国的银行发生的问题尤其多。日本的泡
沫在增大,眼看就要破灭了。正是这种状况最终使日本的
银行开始了急剧走下坡路的局面,至今仍未恢复元气。美
国股市在1987年10月发生了崩溃,使全世界胆战心
惊。那时的外汇危机如此频繁,以至人们现在都不大记得
它们了。
    在那个乱哄哄的年代,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都不重
视科里根所称的“审慎准则”。银行发疯似地提供贷款,
并且往往贷款给一些它们不了解会有什么风险的国家,而
各国的银行管理机构却不采取任何有力措施加以制止。
    在这种情况下,由沃尔克牵头,BIS的一个小组
——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开始设法为银行资本拟定一套
新的国际标准,即各金融机构必须拥有的、相对于它们所
贷出的款额的准备金数额。
    科里根说,细则于1986年1月宣布后,起到了
加强团结的作用。“下一个大的障碍是如何把日本人拉进
来。在这方面,最大的麻烦在于:这些准则在多大程度上
允许日本银行把它们在股票方面尚未实现的资本收益算作
资本的一部分。”
    后来的确作了一条允许日本人把这种未实现的收益
算作资本的规定。科里根说:“我当时想,他们迟早会因
此而吃苦头。”果然被他言中了,日本银行目前处在一种
“死亡循环”之中:每当日本股市下降,银行的资本就会
减少;资本减少又使日本银行更难提供新的贷款;难以提
供新贷款又会限制经济的增长,使国家更深地陷入经济危
机。
    各央行的工作人员也通过BIS来加强他们之间的
关系。行长的高级助手们定期在这里开会,从而形成了他
们自己的网络。在发生危机时,就可以使这个网络发挥作
用。
    去年12月,当韩国的银行很有可能拖欠归还向欧
洲、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的银行借的短期贷款时,美联
储的国际金融部主任埃德温·杜鲁门就利用过这个网络。
杜鲁门每天都同那些提供贷款的银行所在国的央行官员通
电话,交流信息、推动谈判,并于今年1月份达成了推迟
贷款偿还期的协议。
    BIS还有一些处理难题的正式委员会。它的付款
与结算体系委员会一直提倡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改善涉
及多种货币的交易的结算办法以及改进本国的偿付系统。
欧洲货币常设委员会正在研究在亚洲发生危机之后用什么
办法减少世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黄金和外汇委员会负责
监督世界货币市场,它也是有关这个庞大市场的规模和交
易情况的资料的唯一来源。

    数量不菲的‘家产’

    BIS向来是一个有美国参加的欧洲机构。但在1
994年7月,加拿大和日本的中央银行行长也参加了它
的董事会。最近,又有9个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巴
西、墨西哥、俄罗斯、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印度
和沙特阿拉伯——成为其成员,使该机构的成员总数达到
41个。
    作为一家银行,BIS拥有大约1120亿美元存
款,其中有一部分是以黄金存入的。这些款项投在商业银
行和证券上,但是,存款的央行可以随时提取。规模较小
的央行既把BIS当作用它们的储备进行投资的便当场所
,也利用它来为自己的理财方式保密。就连美联储也把一
些储备存放在这里。去年,BIS的银行业务赚了大约5
亿美元。BIS的股份中只有16%不归成员央行所有。
这些股份之所以掌握在私人手中,是因为美国在1930
年未能为其股份出资。这些股份后来被一些美国银行买去
,后来又被卖了出去,主要是卖给了欧洲的一些个人。法
国和比利时的一些股份也被这样买卖过。
    尽管美国从一开始就是BIS的成员,但是它的两
个位置直到4年前一直空着。起初,美国反对BIS为德
国支付战争赔偿提供便利。从1930年到1994年,
美国官员曾几度考虑派人参加董事会会议,但是又出现了
一系列问题,例如一些前东欧共产党国家和南非的成员资
格问题。随着冷战和南非种族隔离的结束,这些障碍已不
复存在了。

    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两个重大的技术问题摆在BIS的工作人员面前

    第一个问题是对新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应当怎么办
。显而易见,欧洲央行行长威廉·德伊森贝赫将被列入星
期日晚宴的名单。但是,其权力被大大削弱了的其他央行
行长又将如何呢?
    第二个问题是,是否继续扩大BIS成员队伍,把
马来西亚、阿根廷、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也吸收进来——并
在此过程中扩大这家银行在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与此同时,克罗克特希望使巴塞尔这座莱茵河畔的
城市成为有关国际金融监督的信息、咨询与合作的中心。
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这里,国际保险监察
人协会的总部也设在这里。克罗克特希望说服设在蒙特利
尔的投资银行监察人组织也迁到这里。

            附录:国际清算银行简介
    国际清算银行是一家为各国中央银行服务的中央银
行。它向各国央行提供一系列广泛的服务,其中包括管理
它们的储备金、接受它们的存款等,其它的功能还有:为
各种银行组织举办各种会议;作为一个货币和经济研究的
中心;在实施各种国际金融协议时充当代理人或受托人。
    总部所在地:瑞士巴塞尔。
    创建时间和地点:1930年在海牙会议上创建。
    总经理:安德鲁·克罗克特。
    雇员:463名雇员来自于29个国家。
    资本和储备(截至1998年3月):56亿美元。

    压题图片说明 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克罗克特与美
联储副主席里夫林在6月8日的一次中央银行家的聚会上
。(路透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