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知识经济系列报道(2) 世界知识经济特点及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8-06-30

    世界经济正处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时代。世界银行副行长瑞斯查德
认为,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汇率更重要的经济因素。美国管理学权
威彼得·德鲁克说,“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
专家认为,“知识经济”恰当地概括了当前世界经济的最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初露峥嵘

    知识经济的崛起发源于本世纪4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80年
代兴起的高科技革命。1991年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国际竞争重点转移到经济
科技领域,这加速了经济知识化的步伐。

    如果说在90年代初,人们还只看到信息技术革命将引起新的经济增长,那
么,现在事实越来越清楚地表明,这场新的高科技革命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引起知
识经济的全面崛起。在一些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已开始代替工业经济。经合组织
指出,在过去10年中,该组织成员国的高技术产品在制造业产品中的份额翻了
一番多,达到20%至25%。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如教育、通信、信息等的
发展则更为迅速。经合组织主要成员国GDP的50%以上现在已是以知识为基
础的。专家估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本世纪初的5%-20%
提高到70年代至90年代的70%─80%,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提高
到90%。

    目前,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25年前,全世界仅
有5万台电脑,而如今已增加到1.4亿台,全世界因特网的使用者约7000
万,预计到2001年将达约3亿。近年来,在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带动
下,在全球GDP中,已有2/3以上产值与信息行业有关。

    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迅速提高。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服
务部门研究与开发投资的增长速度比制造业快得多,已占其全部研究与开发投资
的1/4以上。在过去10年中,绝大多数的就业机会来自服务业,尤其是商业
和私人服务业。在美国,进入90年代以来,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过半,近
些年保持在53%上下,从业人员已占私人经济非农业从业人数总数的75%。
欧盟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报告指出,在创造财富与就业上,服务业如今已成为支配
欧盟经济的主要行业。据该局统计,欧盟服务业创造的产值已占其GDP的64
%,占就业人数的66%。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经济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底发表文章,认为美国目前出现“新经济”
即“知识经济”,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商业全球化浪潮。美国商务部1
998年4月15日发表报告说,美国“数字经济”正在崛起。报告说,在过去
五年里,信息技术产业为美国创造了15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美国经济增长
的1/4以上归于信息技术。与此同时,网上商业活动发展迅速,许多大公司都
通过因特网寻找供货商或顾客,以降低成本。

    发展战略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和制定发展战略,以期在
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占得领先地位。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年2月在美国科学年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保持美国科技优
势是美国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同时应加强教育工作,“使美国的教育质量成为
世界上最高的教育质量”。欧盟委员会在1997年7月发表《2000年议
程》,提出“将知识化放在最优先地位”,同年底发表《走向知识化欧洲》的报
告,强调加强科技、教育工作。日本政府于1996年7月通过了“科学技术基
本计划”,提出加大科技预算、强化人才培训和加强独创性基础研究等新措施,
表明日本已由“技术立国”开始转向“科技创新立国”。

    此外,发达国家还加强宏观调控,确定科研开发重点,制定中长期发展战
略,合理分配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力与资金。美国“技术:
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计划、欧盟“科技发展与研究框架计划”、日本“科学技术
基本计划”等,都是它们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措施。

    2、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重点倾向于知识产业

    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研究与开发费用占其GDP的2.3%。早在1994
年,美国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就已达1730.2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6
1%。1996年,日本研究与开发投资达到15万亿日元,占日本GDP的3
%。欧盟制定了新的科研框架项目计划,预算总额为163亿埃居(约合180
亿美元)。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投资也正在流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特别是投向信
息技术领域。1990年,美国在信息业的投资首次超过对其他产业领域的投
资。到1996年,美国用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和产业的投资已达2060亿美
元,比1995年增加12.5%。

    3、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广泛兴建高科技工业园区,至今全世界已有大大
小小900多个比较规范的科技工业园区,从业人数达数百万。例如,美国硅谷
已成为科技工业园区的成功典范。据统计,硅谷自1992年以来创造了20万
个就业机会;硅谷从业人员的年薪平均达4.6万美元,比美国平均水平高出5
0%;仅在1997年,硅谷的风险资本投资额增长了54%,新建公司大约3
500家,住房开工项目创10年来的最高纪录。当硅谷的企业市值1997年
超过4500亿美元时,它已一跃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4、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风险投资机制在西方被称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推进器”。美国苹果公司、
数据处理公司等高科技企业,都在初创阶段得益于风险资本的支持后发展起来。
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所长米勒说:“由于科学研究的早期阶段有风险投资的参
与,使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已由20年缩短至10年以下。”目前,
美国有40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居世界首位,它们每年为10000多家高
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据统计,1997年美国的风险投资商共向1848家
公司投入114亿美元的风险资本,比上年增长16%,其中投入信息业的风险
投资为70亿美元,占全部风险投资的62%。

    5、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强知识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远胜过原料与厂房。美国微软公司成
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淘汰自己的产品”。1997年3月3日美国《财富》杂
志定期评出美国最受推崇的企业,创新精神正是其评选标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其排行榜中,几乎所有创新精神方面取得了高分的公司都对本行业产生了重大
影响,包括安龙天然气公司、克莱斯勒、3M、辉瑞制药、英特尔等。

    知识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也变得日益重要。由于当今社会的知识“大爆炸”,
发达国家一些大公司为尽快获取、掌握和保存最有价值的知识,专门设立了一批
新式高级经理职务,即“知识主管”或“智力资本主管”。

    6、增加教育投入,重视终生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发达国家不仅将教育视为“立国之本”,还重视进行在职培训,甚至重视终
生教育。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的公开演讲中一再谈到“知识经济”。他
说,我们迈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需要一种新的经济战略,而实现教育领先将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他说:“终生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成功之本。”

    经合组织国家的教育经费占其政府支出的12%,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估计高达2.5%。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用于职工培训
开支超过10亿美元;通用电气公司将投入3─4亿美元用于职工通过“6希格
玛”培训计划;日本丰田公司所属各厂4.6万技术工人都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
平,同时,公司特别重视岗位培训。

    前景可期

    总的来看,在当前世界经济中,许多知识经济的规律已经起作用。可持续发
展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无形资产已经受到高度重视,高技术产业迅猛发
展,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成分日益增加。可以预见,知识经济已不是遥远的未来。
有的经济学家估计在2010年,信息科学技术产业中的软件产业、生命科学技
术产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产业、新材料科学技术产业、海洋科学技
术产业和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将全面超过汽车、建筑、石油、钢
铁、运输和纺织等传统产业。有的经济学家估计改变世界经济的重大高科技产业
化将在2030年前后全面实现,因此,人类将在21世纪的下半叶全面进入知
识经济时代。但不管如何,知识经济在21世纪必将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
(陶德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