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英《每日快报》报道:波兰拒绝交付阿定购的货船和工作母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1-11-29

    【本刊讯】英《每日快报》11月2日刊登该报驻华沙记者劳逊所写的报道,摘要如下:
    俄国统治的共产主义世界正在根据赫鲁晓夫先生直接的命令对小小的阿尔巴尼亚施加最无情的经济压力。
    今晚我在华沙发现了这样一个最新的例子。
    波兰突然没收了一艘为阿尔巴尼亚建造的15,000吨重的货船。这艘船在格但斯克船坞刚刚竣工。
    为独裁者霍查的国家建造的第二艘接近完工的货船,将留作波兰的商船队使用。
    这清楚地表明了共产党阵营内的危机。斗争
    反华派是以赫鲁晓夫为首的。
    在这里、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发生的反对小阿尔巴尼亚的情况反映了共产主义世界两大国的根本斗争。
    这里以法律用语:“阿尔巴尼亚没有遵守它合同上的条款”撇开了没收阿尔巴尼亚船只的事。
    这便掩盖了同阿尔巴尼亚意识形态分歧,在这方面阿尔巴尼亚受到中国人的支持。
    阿尔巴尼亚派了30名军官和士兵到格但斯克来想把那艘15,000吨的船只开走。
    波兰人对他们说,“不能给船,回家去吧。”
    与此同时,我了解到阿尔巴尼亚定购母机也遭到波兰拒绝。
    借口是还要完成给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更为重要的定货。过错
    不但如此,将近一百名在华沙学习的阿尔巴尼亚大学学生最近回阿休假没有返回。
    赫鲁晓夫认为,在经济上他可以没有中国人而成事,他实际上能够把东欧揽在一个经济集团内,有效地同西方竞争。
    反赫鲁晓夫集团认为,共产主义更为远大的前途在于同东方集团和中国人建立全面的经济关系。
    这个集团争辩说,必须不惜代价把没有触动过的中国潜力增加到俄国领导的世界中去。
    另一方面,赫鲁晓夫坚持认为,东欧的经济潜力决不能等待中国的发展。
    于是他的眼睛钉住了小小的阿尔巴尼亚。(文内小标题是原有的——编者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