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变革系列报道(18) 灵活性与信息技术全球化如何平衡(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8-04-30

    (续4月28日本版)不过,这些优点常常被以下三种严重的缺点所抵消。
    1.决策时间过长。曾有一家企业的信息技术总管向笔者诉说,他的公司用
了6年时间才把总分类帐数目从130项减到30项。
    2.在大多数公司中,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仍然被认为是“开支大户”,企
业高级管理人员不断施加压力要求通过降低地方业务部门服务水准来减少信息技
术开支。
    3.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标准的制订是由地方经理和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委
员会负责进行的。这样的委员会需要漫长的决策周期。结果常常是阻碍而不是加
快采用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标准。
    方法三:在权力下放的商业应用环境中建立全球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第三种方法是第一、二、四、五几种方法的结合。第一和第二种方法主要依
靠业务部门的经理决定全球性公司应该如何建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第四和第
五种方法则依赖于强有力的、自上而下的地区性或企业总部的领导。
    在第三种方法中,有关业务性信息系统的决定留给了业务部门。这使它们能
够根据它们具体的业务程序对系统进行调整。有关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职能性信
息系统的决定则通过一个所谓“努力达成共识”的过程在“放眼全球的基础上”
作出。这一过程鼓励公开辩论,直至作出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预料地方上的经
理将会执行这一命令。
    这种方法所依据的主要观点是职能性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建立应该有助于
公司尽可能降低成本和减少运行资金。
    这种方法有四个优点:
    第一,它根据现购现付原则提供透明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第二,它在不需要从上至下的行政决定的情况下促使各业务部门交流最佳的
业务性信息系统做法。
    第三,它为业务部门提供了一个跳板,使它们在发展和变革时不必更新职能
性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第四,它尽可能尝试在保持较高程度的商务和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情况下最大
限度地提高经营的灵活性。
    不过这种方法也有缺点:
    1.它要求培养一种“努力达成共识”的公司文化,以使全球性重点项目与
地方业务需求不失偏颇。
    2.这种方法使全球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获得巨大的影响力。它必须使信息
技术的标准化与持续变化的业务部门需求保持平衡。
    方法四:根据业务及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确定地区性做法
    第四种方法代表了企业自上而下的对地区性业务的强调。这种方法有两方面
的优点。首先,地区性业务使这些公司能够通过在不同地区采用标准的信息系统
降低成本。其次,这些公司对它们的人员、文化及程序作出调整,以便实施地区
性运行模式──这种模式忠实地反映公司的市场和客户。
    这种方法的成功实施需要大量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显然,公司的文化以及
经理人员之间的权力分配需要相当大的改变。第二个困难是对地区业务的强调需
要很长时间才能到位──有的公司需要长达10年。一旦市场发生快速变化,这
种商业上的地区主义将会由于陷入太深而难以作出迅速反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