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改变观念 抓住机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8-02-28

    【香港《亚洲周刊》2月23日一期文章】题:上海人须改变就业观
    当选上海市人民代表的项桂珍,原先是上海仪表电子工作局属下无线电四厂
车间主任,不料企业破了产,她就业“没了方向”,心里顿时感到空荡荡的。然
而她没有叹息,组织起一班下岗职工,在法华镇路126号开设了上海仪电服务
总社万帮服务社。他们选择了9月9日开张,讨个“久久”的口彩,“九月九、
搞自救”。
    如今,万帮的134名职工已在上海开设了6家连锁店。别人不愿意干的,
他们干;别人干不了,他们抢着干。家电维修、家政服务、保姆职业介绍、钟表
煤气灶维修,送净水上门、洗染衣服等,都成了他们的“业务范围”。
    上海第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于2月12日举行。讨论决定上海今后三年和
五年以及1998年各项任务和目标。在这次会议上,下岗工人问题成了代表们
关注的焦点。上海市市长徐匡迪说,正如没有100万市民的动迁,就不可能有
经济结构的大调整。
    上海至1996年年底有105万人下岗,据这次人大会议透露,1997
年又有30多万人下岗,目前尚有20多万人下岗待业,失业人数为15万人,
失业率为2.8%。
    据国务院研究室和劳动部门最近分别调查结果,中国大陆累计下岗职工已达
20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20%,这2000万人中已有70%再就业。
登记失业率,1996年是3.1%,有550万人,再加上下岗没安排工作的
600万人,全大陆目前等待就业的有1100万人,失业率为7%。
    对1400万下岗职工已经分流安置,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退养”,即
提前退休,放长假,约占20%;二是“转岗”,即发展多种经营,生产自救,
占15%;三是自谋职业,占35%。
    一些人大代表在小组讨论时说,改革开放19年来,工作机会很多,但不是
每个人都能抓住机会,也不是每时每刻都有机会。
    人大代表项桂珍也说:“下岗工人要再就业,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和职业观
念。上海人找工作,总贪图工种舒服一点,这就人为造成再就业困难。大连市能
做到下岗职工48小时内解决再就业,但有个前提,即下岗职工再找职业不挑不
拣。”上海人代会上,一位官员说,上海理应有许多岗位空着,来上海的外地民
工每年有70万人,但这些工作上海人不愿干。安徽来上海的民工每年寄回家乡
的钱至少有40亿元人民币。
    市人大代表、劳动局副局长阎友民说:“如今人们对社区和家庭服务的要求
也愈来愈高,除了家庭服务、照顾孩子老人外,全市每年还有大量危重病人需护
理;再如家庭设备的维修、城市保洁和绿化,也有很多工作机会,可谓处处有工
作,关键是下岗职工就业观念要转变。”
    据国家计委分析,发展第三产业包括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庭服务等,就
业潜力是相当大的。国务院财政部将于近期设立“再就业基金”,并制订相应的
管理办法。今年5月,国务院将召开全国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再就业工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