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施密特批评布热津斯基新书《大棋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11-30

【德国《时代》周刊10月31日一期文章】题:一种新型的霸权 副题:布热津斯基阐述美国对全球霸权的要求(作者 
    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  
    布热津斯基的著作将会引起辩论,至少在欧洲、中国和俄国将会如此。仅书名《大棋盘》就已十分清楚地表明极富挑衅性的美国的自我意识。但是,原著的副标题也未必顾及其他民族和国家以及它们的合法利益。尽管如此,人们必须了解这本书,必须认真对待它。  
    美国作者布热津斯基思想境界扩及全球,在原则上是应当欢迎的,即便他对黑非洲、拉丁美洲和伊斯兰教、印度教以及儒教这些极为重要的宗教在全球的影响作了过低估计。欧洲国家政界,尤其是政治领导人,如果以布热津斯基的全球视角为榜样,他们将会有益于他们的欧洲政策目标和任务。当然,这不应当导致接受他的每一个判断,更不能接受他确定的目标和他的这一信念:凡是对美国有益的,自然也有益于世界的和平和福祉。作者虽然预计到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也预计到北约会继续向东扩大,但是,他也谈到美国的“附属国”和“有进贡义务的国家”。某些英国人可能吞下此类的苦果,但大多数大陆欧洲人不会这样做。相反,布热津斯基提出的美国主宰世界的要求将会给后者多一份激励,促使他们朝着把握自己命运的欧洲的方向进一步扩建欧洲联盟。从汉斯—迪特里希·根舍写的前言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根舍在前言中对布热津斯基的战略小心地保持着距离,但却要求欧洲人反复思考,究竟是“美国太多了”,还是不如说是“欧洲太少了”。  
    布热津斯基把他的书分成七章。一开卷他就论述作为“新型霸权”的美国的超级大国政策。接下来的一章论述由美国定调的“欧亚棋盘”——一个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和东京、在根本上不能令人信服的组合概念。在第三章,欧洲被描绘成美国进入欧亚大陆的桥头堡。随后的一章论及俄国,其中包含着对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对俄政策不连贯性的批评。再后的一章是关于被冠上《欧亚巴尔干》标题的中亚。其中包含对这个未来可以预见的巨大危机地区的许多耐人寻味的具体观察和预测。倒数第二章讨论远东,其中中国未来的作用被大大低估了。  
    在最后一章作者毫不掩饰地认为,美国应当充当“世界警察局”。但作者承认,在岁月流逝中美国的力量将会减弱。因此他认为首要的是至少要维持美国全球霸主地位。为此,布热津斯基描绘了美国世界大国政策的三个时期。首先是一个巧妙地使用纵横捭阖策略手段时期;因为美国不想长期承担由此造成的负担,于是随后在中期内将开始下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欧亚最重要的国家在美国的领导下组成“横跨欧亚的安全体系”;最后,在第三个时期从长远看将由这个体系形成一个“真正共同担负责任的全球核心”。  
    这第三个时期显得模糊不清,好像在很遥远的地方。对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确保美国的霸权,即便他不想显出一副帝国主义者的样子。布热津斯基的书有多段内容是耐人寻味的,它包含着多种多样正确的局部分析和判断。然而它忽视了一些重要国家很不相同的经济活力,同样也忽视了未来的人口增长,忽视了因此而不可避免的关于不严重损害大气层和大洋的责任分配的冲突;电子全球化的未来作用也没有受到充分评价。最后,可能的宗教—文化冲突也没有得到应有考虑,而布热津斯基的同僚曾经警告亨廷顿提防这种危险。如果西方不使人产生它在谋求对10亿穆斯林、10多亿具有儒教色彩的人和几亿印度教徒的霸权这样一种印象,那么这种冲突决不是不可避免的。所有这些都不是作者擅长的方面;勿宁说他主要的特色是军事—战略的新思想。人们既不必同意他的假设,也不必同意他制定的目标。但此书还是值得一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