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设身处地为中国人想一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10-30

【美国《纽约时报》10月26日文章】题:换一种办法评断是非 (作者 
    美国《国民利益》杂志主编欧文·哈里斯)  
    在有关美国对外政策的论述中,人权问题一直占据着显著地位。今年,由于中国始终是注意的焦点——这种注意目前正由于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访问而达到顶点——人权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和重要了。  
    一般来说,人权维护者们看问题的方法比较简单。他们认为这种权利是绝对的,要求在实施这种权利方面能一以贯之,如果有谁做不到这一点,便斥之为伪善和自私。由于政府未能兑现它在这个问题上正式许下的不现实的诺言,这种指责就显得颇有道理了。  
    但是,事实是,个人和特殊利益集团可以把人权置于绝对的、无条件的优先地位,但政府却不能这样做。  
    请考虑一下与目前的对华关系有关的一些情况。  
    第一,中国的人口比北美、欧洲和俄罗斯的人口加在一起还要多。请想象一下从一个中心对这三大片土地的人口进行治理该是多么艰巨的任务。这样,你就能开始对于治理中国即便对最高明的政府而言会是一个多大的难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  
    第二,在本世纪内,中国经历了传统政权的倒台、军阀割据、内战、入侵、饥荒和大恐怖。一个有着这样糟糕记录的国家非常可能对维护秩序和稳定给予异常高度的重视,愿意使许多别的东西处于从属地位,以便实现这种目标。  
    第三,过去20年左右,中国实现了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快的经济增长和转型。在70年代末期,邓小平宣称,到本世纪末,中国经济的规模将翻两番。当时,这被看作不过是共产党又一次大吹牛皮而已,但中国现已超过了这个指标。  
    这种异乎寻常的进步所产生的效果是复杂的。一方面,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现在一定像是一个黄金时代:秩序良好,局势平静,经济空前繁荣,国家给人民造成的压力比过去48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小。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严重的紧张关系和难题,其中包括腐败、环境破坏、国营企业职工失业以及未能建立一系列对于新的经济是必不可少的机制(其中包括法律和银行体系)。  
    不过,美国将必须就它对这个越来越重要的国家的政策作出决定。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一直是从遏制还是接触的角度来议论这个问题。仅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是不够的。但是,应当指出的是,我们可以做一些比继续抽象地猜测这两种选择的利弊更有益的事情。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对这两者都作了尝试。从1949年到1972年,它选择了遏制、不承认和差不多毫无接触的方针,而那是中国人民几乎连续不断地遭受天灾人祸的时期。从1972年到现在,美国选择了积极接触的方针——而这些年,尽管偶尔有反复,正是中国在经济方面、确实也在人权方面获得引人瞩目的改善的时期。  
    这当然不能证明接触与改善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这两者之间肯定不是毫无联系的。总统认为美国目前应当坚持接触方针,这种主张是正确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