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法国记者中亚七城行(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9-30

【法国《世界报》8月19—27日系列报道】题:中亚:幻想破灭(记者 索菲·谢哈布、纳塔莉·努加耶莱德和让—巴蒂斯特·诺代) 
     原编者按 
    在苏联解体六年后的今天,前苏联中亚各共和国独立后的梦想已经破灭。现在,它们回到了现实主义立场上,都在争取解决由它们的石油和天然气引起的利益冲突。它们之间并没有像人们预计的那样发生对抗。它们的命运实际上取决于它们自己的努力,取决于想开发中亚资源的石油巨头们的争夺。本报记者分别到中亚七个城市进行了采访,发回了以下系列报道。  
    对游客和征服者们来说,中亚曾是颇具吸引力的地方。现在,尽管在苏联解体以后人们实行了开放政策,但中亚仍是世界上最不为人所知的地区之一。在喀布尔和杜尚别陷落(1992年)以后,莫斯科曾宣称,中亚地区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但这一效应一直没有出现,尽管塔吉克斯坦的内战还没有结束。  
    这是一种深刻的稳定趋势吗?这是有关国家的一种自卫反应吗?或者,这是由于正在这里进行新的“大赌博”的远方股东们在调整自己的战略吗?  
    答案可能要到得克萨斯或伦敦的石油公司研究室去寻找。这些公司正在设法从莫斯科手里夺取在这个地区摄取地下财富的诀窍。中亚国家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打算通向土耳其、地中海、伊朗南部、东巴基斯坦或中国的新的输油管和天然气管道的路线选择。而这种路线选择则要取决于有关的新独立国家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在过去若干个世纪,中亚地区不但是十字路口、丝绸之路和东西方之间的草原,而且还是诸多混合学说的发祥地和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个地区的一些国家经历了独立斗争的考验。而独立的过程常常表现为经济秩序被打乱。  
      
     杜尚别:无休止的内战抵押地 
     在首都杜尚别,年轻妇女不戴头巾,那是常有的事。但在首都以外的地方,所有的年轻妇女都必须戴头巾。这是塔吉克斯坦的传统之一。在这点上,塔吉克斯坦同中亚南部其它国家是一样的。 
     但塔吉克斯坦在许多方面与中亚南部其它国家不同。在突厥语国家群中,它是唯一讲波斯语的国家;苏联解体以后,只有它的精英人物被赶出了权力机构;在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它是唯一经历了内战和不稳定形势并保留俄罗斯驻军的国家。 
     内战并没有在杜尚别的墙壁上留下痕迹,因为在内战期间,城市里并没有发生战斗。杜尚别与其说是一座城市,还不如说是坐落在一片粉红色山丘中的一个绿色大村庄。它的城市建设工程开始于1929年。城市设施主要包括:一条宽阔的南北向绿阴大道,大道两旁是象征虚假的“国家主权”的建筑物。 
     杜尚别人口不足100万。它并没有成为真正的首都。对塔吉克人即中亚所有讲波斯语的人来说,萨马尔罕和布哈拉才是真正的首府。但是,斯大林把这些大城市(其市民都讲塔吉克语)划给了讲突厥语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这就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火种。 
     三年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和一些人道主义组织来到了这里,从而开始了“和平进程”。但这个“和平进程”至今仍无进展。一个名叫尼戈拉的大学生愤怒地说:“谁掌权都无关紧要,即使原教旨主义者掌权也是如此,重要的是要实现和平。” 
     达尔韦什当教师时每月能领到相当于10美元的工资(这也是塔吉克斯坦的平均工资水平)。他现在却靠为一个驻塔吉克斯坦非政府组织当翻译养活家人。他说:“我之所以不相信他们所说的和平,还因为我很了解反对派。反对派中的许多人像政府中的一些人一样贪婪和狭隘。” 
     塔吉克斯坦境内的乌兹别克人占25%。这些人受大邻居乌兹别克斯坦的影响很大。乌兹别克斯坦没有在6月和平协议上签字。它只有在认为自己在塔吉克斯坦的利益得到承认以后,也就是只有在同主要对手莫斯科达成协议以后才会在和平协议上签字。目前,莫斯科仍能控制塔吉克事务,尽管它在这里和中亚其它地方的影响正在下降。农村青年已几乎不讲俄语了,而那些曾被俄罗斯化的精英也正在纷纷离开这个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的国家。 
     小小的十月饭店是塔吉克首都的“安全”小岛之一。这个饭店的最高一层是十分活跃的美国大使馆,紧接着下面一层是俄罗斯大使馆。塔吉克政府管理着底层,一年来,反对派的一个谈判小组就住在那里。(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