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日中友好和亚太和平与安全紧密相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8-30

    【日本《读卖新闻》8月27日文章】题:协调性安全保障和日中外交(作者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日方首席代表罔部达味)
    今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25周年,这25年间发生了极大变化,东亚的国际关系也取得了令人震惊的发展。然而在考虑下一个25年的时候,今后仍面临着重大的课题。在政治外交方面,两国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圆满和平地解决日中之间不可避免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争端。令人遗憾的是,在两国之间至今仍没有确立起解决这种争端的规则。
    根据这种观点,若提出具体问题的话,那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解决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问题、尖阁群岛(钓鱼岛——本报注)问题以及存在于双方背后的相互不信任问题。
    关于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日美双方未必可以说是以明确的观点为依据的,问题仍是含混不清的。
    问题在于,冷战结束后的安全保障与冷战型设想特定假想敌的攻击,及遏制与防备这种攻击的安全保障是迥然不同的。今后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防止某一地区潜在的武装冲突危机于未然(预防外交),为了防患于未然如何促成信赖关系的确立,以及如何和平解决争端。必须指出,这就是一种“协调性的安全保障”。
    为此就需要形成各式各样的共同规则。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只靠现有的像东盟地区论坛那样的协商机构还难以达到这个目的。
    实际情况是,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是不可缺少的。然而,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在冷战时期是完全依靠美国的,并没有建成具体的日美合作体制。目前在新的安全保障体制下,为了维持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确保持续的经济发展,就需要建立扎扎实实的日美合作框架。而且为了建立协调性的安全保障体制,亚太地区另一个大国中国的“建设性合作”(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语)是不可或缺的。
    什么“中国的威胁”,什么“遏制中国”,这与我们都是格格不入的。遏制中国对任何人都不利,而且也没有能力遏制中国。倒不如否定这种冷战式的观点,朝新的可取方向迈进。除此以外就根本谈不上这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今后日中外交的重心应该放在怎样才能得到中国对亚洲太平洋地区“协调性安全保障”的建设性参与上。
    中国对台湾感到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日中邦交正常化不久日本政府发表的统一见解指出,台湾问题“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中国的国内问题”,统一见解“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发展成武装争端的现实可能性”。因此统一见解说,“在运用日美安全保障条约问题上”,“需要慎重加以考虑”。也就是说,设想是不诉诸武力,但一旦产生这种事态,就可能产生国际影响(海上通道和难民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日美安全条约要慎重。
    既然没有日中友好就不能确保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那么寻求中国积极参与性的合作岂不正是面向21世纪的日中外交的课题吗?
    在这些问题上发生摩擦的背景在于互不信任,众所周知,这种不信任正是起缘于历史问题。新老已经交替,在以战后出生的人为主的时代里,这些问题自然而然地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今后必须加强对话。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