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莫斯科副市长谈解决社会问题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7-30

    【俄新社莫斯科7月14日专稿】题:莫斯科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作者莫斯科副市长瓦列里·尚采夫)
    社会政策往往被看作是帮助老弱病残、儿童和鳏寡孤独解决贫困问题的综合性措施。按传统的计算方式,在莫斯科有40%的人需要这种帮助。但是不久前我们改变了对社会问题的这种看法。毫无疑问,应当帮助弱者,但是更重要的是为60%的有劳动能力的莫斯科人创造正常的条件,使他们能卓有成效地工作。他们不仅应当照顾自己及家庭,抚养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他们还应当给市政活动带来资金,包括帮助无劳动能力的人。
    因此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帮助劳动者上,首先是建立新的工位。我们制定了莫斯科工业法草案,做出了几项保护主义的决定。莫斯科的政府决定,尽管许多莫斯科的企业属于全国性的企业,但是在那里工作的是莫斯科人,市政府要对他们负责。
    我们在努力解决另一个重要的问题,为破产企业的工人找到工作。我们认为做小生意是个出路。这个行业已经消化了100万的失业人口。每年我们都做劳动就业计划,为莫斯科人建立了至少10万个新工位。莫斯科现在是俄罗斯失业率最低的城市,失业者只占有劳动能力人数的0.8%。
    我们的目标是把莫斯科建成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经济区。1996年莫斯科的平均工资提高了30%,达到了140万卢布。现在莫斯科的物价高于世界水平,这种现象不会马上消除。政府努力平抑首都市场的物价,但并非总是力所能及。
    莫斯科自己不产奶、肉和糖,只得去购买。在取消了对首都的强制性供应配额后,许多地区置900万首都市民于不顾,只忙于养活自己的人民,我们只好进口食品。现在我们开始有了与俄罗斯农产品生产者打交道的经验,知道如何要求他们完成订货:我们向他们提供贷款,就最高价格水平达成协议。用这种方法来平抑市场价格。
    莫斯科政府反对取消优惠和补贴。在目前情况下,对工作了一辈子的人应当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水平。在全世界都是由国家来抚养老人和儿童,莫斯科也有这样的义务。
    我们认为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增加国库收入,而不是靠损害穷人的利益来减少开支。理智和谨慎地对待社会问题,努力寻找资金来改善莫斯科人的生活,这就是莫斯科所走的道路。我们相信,这一发展道路符合改革的真正目标,因此应当支持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