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法刊认为:香港将保持开放的商业城市形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7-30

    【法国《青年非洲》周刊7月1日一期文章】香港回归后,在香港的办公楼、车间和商店,居民们可能不会看到任何变化。中国政府答应不干涉香港的经济活动,直到……2047年。这是根据被整个国际社会都接受的“一国两制”原则确定的。
    国际商人们感到充满信心。但许多专家却比较谨慎。
    英国电报和无线电公司是香港第一家电话业经营者,是香港电信公司的主要股东。它以18亿港元的价格将香港电信公司5.5%的股份卖给了中国电信公司。协议议定书规定,在第二阶段,中国电信公司将提高参与程度,以达到同英国电报和无线电公司相同的控股数。很快,中国电信公司将在香港电信公司理事会中拥有一个席位。英国电报和无线电公司坚持认为,这是“一个在中国争取电信市场的绝妙机会”。
    另外一个例子:法国布依格建筑公司打算把疏浚和公共工程公司的资本向中国人开放,然后让它的这个分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在香港,疏浚和公共工程公司工程项目有: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公司的新总部和宴会中心,会展中心,连接香港和中国大陆的隧道……很显然,对于法国布依格建筑公司以及英国电报和无线电公司来说,这都是要取悦于北京,以便能从香港打入中国市场。
    在空中运输方面,大动作也已经开始了。在国泰航空公司香港地区分公司港龙公司,现在握有半数以上股票的股东是中国航空公司(香港)。港龙公司打算增加飞往中国各城市的班次,甚至希望能够扮演中国国内航空公司的角色。
    中信太平洋公司是涉足批发交易、不动产、基础建设和运输的香港财团,它握有国泰公司的25%的股票。中信太平洋公司希望在未来10年在中国各方面都名列前茅。中信公司已经控制了中信太平洋公司的42%的股份,后者还打算让中国进一步增加在它的资本总额中所占的份额。
    几十家公司正在向中国开放他们的资本,而此举看起来不像是被迫的。而那些还没有在香港落足的公司,也急忙在香港立足,以便建立联系,瞄准中国市场。同时,美国和欧洲的整个电影和视听领域都动起来了。香港只有5家电视台,电影的生产在这里实际上几乎为零。所有西方的大公司好像都已经迅速地算过同样的一笔简单的帐:香港600万人,台湾2000万人……还有整个中国,要想在电视连续剧和电影方面有所回报,就得先投入得多一些。有些人甚至在寻思,香港在几年后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好莱坞……
    但是,无论如何,对中国这个富饶的国度的征服行动将会很复杂。国际商人们也都含蓄地承认这一点。他们对自己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关系网能否持久地保持下去抱有疑问。
    中国政府和香港当局也许会尽力使这个橱窗保持尽可能大的诱惑力,保持香港作为开放的商业城市(在这里,“商业”高于一切)的形象。9月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会将在香港举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