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莫让彭定康看笑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7-30

    【香港《亚洲周刊》8月3日一期评述】题:末代总督给香港公仆的启示
    香港特区首长董建华不愿入住总督府,理由据说是那里风水太差,末代总督彭定康对此大惑不解。董建华不愿搬入彭定康住过的地方,实乃明智之举。谁知道英国人会留下什么奇怪的东西,岂能不加提防?《末代总督》一书和同名电视纪录片近日在英国推出,即使爆出的内幕只是事实的一小部分,但是已经可以看出英国人在香港玩弄政治的手法,令人叹为观止。
    香港回归中国之前,香港内外舆论经常提出一个问题:由英国人一手培育起来的18万香港公务员,今后在五星红旗下能否适任,在首位中国人的行政首长领导下能否和谐工作?现在看了《末代港督》的披露,应该深思的问题反倒是:香港回归中国后,公务员有什么理由不干得更加出色?
    《末代港督》是彭定康密友丁布尔比(JohnathanDimbleby)花了五年心血的杰作,旨在纪录彭定康为香港人争取民主自由的成就。令人不解的是,过去五年彭定康鼓励和支持香港人向北京要求更多民主,却只让这位英国新闻工作者登堂入室窥视秘事内情,而且要等到自己卸职回国时,才有选择地披露,岂非故意把香港人都蒙在鼓里?
    从电视纪录片中可以看出,彭定康一到香港就筹划政制改革,真正参与其事的不出六人,即他和中央政策组组长顾汝德、他的私人秘书、两位顾问以及最受香港传媒争议的新闻秘书韩新。
    彭定康衔命出任末代港督,完全是为了英国从香港“光荣撤退”。但究竟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护英国的利益,他在首相梅杰、外相赫德等支持下与伦敦外交部内的“中国通”及“务实派”官员展开一场大混战。彭定康曾感叹,在这五年内他一面要同北京开战,一面又要同伦敦的对手较量,“日子极为艰辛和孤独”。他也称赞几位忠心支持他的香港政治人物,但他们至多只是配角,更不要说一般香港民众了。当时香港人如果了解到英国人“窝里斗”的真相,彭定康的改革方案还能在立法局中险胜过关吗?
    如今彭定康以不向“共产恶魔”低头的英雄形象班师回朝,迫不及待地通过《末代总督》向那些向他放过明枪暗箭的人算帐。前外相杰弗里·豪在英国报上发表一篇反击文章,题为《背叛的微笑》,形容彭定康如同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里的奸诈小人埃古。香港政府中的一些高级公务员看了《末代总督》,或许会对豪的话产生共鸣。
    彭定康对付伦敦政敌的手法,是把他们都说成是向北京“叩头”的懦夫,而且还在背后扯他的后腿。对于港府中的旧属下,彭定康似乎有意为他们与董建华的合作关系埋下“钉子”。
    彭定康一再表白自己是为香港人争取利益,但他真正希望看到的是香港回归之后公务员对特区政府、对北京抗命。
    看了《末代总督》,香港公务员,特别是那些华人高级公务员都应该认真思考一下,究竟是过去在英国人手下做事有前途,还是今天在特区政府中做事、为600万香港及12亿中国人民效力更有前途?答案是很清楚的。
    英国统治香港150多年中,从来没有给过香港人自己治理香港的机会。若不是香港要回归中国,华人公务员也不可能升迁到各部门的最高级职位。《末代总督》中讲到,有位华人大法官在一张谈及华人智商最高的剪报上写下“寄人篱下还要多久”一行英文字,正代表了相当一批华人高官的心声。如果他们对英治时代还有所留恋的话,《末代总督》会让他们看到英国人的真实心态。崛起的大中华已经取代衰落的大英帝国,未来香港的局面要比过去大得多。香港的公务员应协力创造比英治时期更好的局面,不要让彭定康看笑话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