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商业竞争是90年代军售的特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6-29

    【俄罗斯《红星报》5月20日文章】题:世界武器贸易:既是商业,又是政治
    90年代,世界武器贸易的特点是,与20年前不同,它不是突出战略竞争,而更多的是突出商业竞争。“冷战”的结束也带来了超级大国之间长期军备竞赛的结束。与此同时,开始了武器生产大国之间争夺武器销售市场和世界各国军事预算份额的激烈角逐。
    在这种条件下,经济因素的压力大大加强了。由于世界武器市场的缩小而引起的各大国军事工业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又增加了这种压力。近10年来,世界武器交易额减少了一半以上,即从1987年的465亿美元减少到1996年的206亿美元。
    除此以外,无论是武器生产国还是武器进口国的军事预算都在不断减少,这也是武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重要原因。其中仅美国在1985一1993年间购买武器的军事开支就减少了600亿美元,而联邦德国在至2000年建设联邦国防军的计划中今年的军事预算就比去年减少了17亿马克。
    本国军事订货的减少也迫使北约大国的武器生产者向军工产品的出口寻找出路。据斯德哥尔摩世界问题研究所和其他权威国际组织的资料,1996年世界最大的武器出口国是美国,出口额高达107亿美元,占世界武器出口的52%。在武器出口中占第二位的是俄罗斯,为35亿美元,占17%。法国和英国在武器出口大国中也进入了前4名。据专家们判断,到本世纪末美国将会使自己的武器出口再增加60%。
    把武器出口作为国家明确的战略目标,是促使北约大国保持自己武器出口阵地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美国的法律中武器和军事技术出口被看作为发展军工基地和整个美国经济作出重要贡献的因素,并被看作美国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
    法国与美国立场十分相像,它在理论和实践中非常重视武器贸易的财政因素。法国领导人意识到国家预算资金的局限性,把武器出口的外汇收入作为建立国家武器综合体以满足自己国防需要的重要资金来源。
    在整个80年代,法国、英国和德国平均出口了自己武器生产的50%(按价值计算)。
    当代武器贸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军工生产走向垄断,大型军工企业兼并小的军工企业。例如在美国的波音公司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合并之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大型公司,这个新的公司有能力控制世界飞机市场的65%和美国军事航天产品市场的50%。美国的另一家军事康采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经过4个月的秘密谈判之后以100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洛拉尔公司。由此而产生的被称为“洛克希德—马丁—洛拉尔’’大型军工集团打算具有300亿美元的年收入。它将能够生产从F—16和F—22歼击机到导弹和海军电子防御系统的一切军工产品。据判断,这个财团的军工收入将占其总收入的60%。
    欧洲武器生产厂家把美国军工企业的联合看作是一种威胁,并打算通过自己的联合来消除这种威胁。为此,英国政府1996年向由欧洲最大的国防企业英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和法国的马特拉国防工业公司组成的联合企业提出了购买750枚火箭,价值50亿法郎的合同。法国通过电子工业领域里的汤姆逊工业集团的私有化以及法国一些国有企业的联合也为出现一些新的欧洲大公司创造了条件。此外,从1996年12月起,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开始在波恩就成立军备方面的共同机构进行谈判并签署了关于建立这一机构的协定。
    西方专家认为,现代武器出口不仅大大提高了出口国的战斗能力,而且促进了这些国家政治和其他任务的解决。正是美国的武器保证了并在继续保证以色列在军事方面对自己敌人的优势,使阿拉伯国家在同以色列的任何冲突中都难以取得胜利。
    纵观世界武器贸易的发展前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尽管世界武器市场在缩小,美国和北约其他大国仍将尽一切努力来保持自己武器和军备贸易的主要阵地。为了消除争夺武器销售市场中不断增长的矛盾和获得高额利润,欧洲和美国的武器生产厂家将继续努力联合自己的生产能力和资本,这将导致世界上新的更大的军工集团的出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