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法报报道:一些美籍刚果人返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6-01

    【法国《费加罗报》5月11日报道】题:刚果:一个新美国(记者皮埃尔·普里埃)
    几天来,扎伊尔反叛武装的领导人中间多了一些穿T恤衫和花衬衣的人。这些年轻人来自美国,他们的到来不仅缓和了原先紧张的气氛,而且还带来了别的东西。年纪30岁上下的美国费城大学法国文学教授阿兰·伊伦加说:“我们带来了美国的制度。我们所建议的是一些实用的管理方式、自由的精神以及语言。我们认为英语应当成为仅次于刚果语的第二大官方语言。”
    阿兰和他的朋友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在政治和经济上为未来的刚果国发挥作用。“海外扎伊尔之声联盟”成立了一个“侨民办公室”,这些人正是在该办公室号召下回国的。他们当中以美国侨民的层次最高:大学教授、工程师、商人等,他们都放弃了原先优越的生活环境回到了国内。
    这些“美籍刚果人”都是在注重个人奋斗的体制下脱颖而出的。以他们当中最年长者吉斯莱恩·吉布韦特为例,他原籍就在卢本巴希,30多年前靠着教会的一笔奖学金才得以远渡重洋去求学。如今他在巴尔的摩大学教政治经济学,他对非洲的国际关系尤其有研究。
    尽管这些“美国人”都取得了成功,但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们通过组织各种研讨会与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斗争。阿兰·伊伦加创办的《扎伊尔论坛报》后来进入了互联网络。正是互联网络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刚果移民联系到了一起并相互交换看法。他们于去年12月派了两人前去指导卡比拉。如今,统计学博士马瓦潘加·姆瓦纳南加成了“反叛政府的”财政委员,而犯罪学专业毕业的姆文泽·孔戈洛成了司法委员。
    虽然从1990年政治自由化开始后,海外侨民们相继回到扎伊尔,但没有出现携家带口的大流动现象。而如今他们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了。他们对“海外扎伊尔之声联盟”十分看好,因此要求它在意识形态方面开展“速成教育”。
    他们梦想建立一个“美国式”的刚果。在他们看来,未来的刚果将是一个掌握在美籍扎伊尔人手中的新美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