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英前高官纷纷抨击彭定康挑起中英交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5-31

    【香港《东方日报》5月28日报道】(记者章均)梅杰政府落台后,彭督顿失靠山,英方一批前外交部高级官员和处理香港事务及中英关系的专家纷纷打破缄默,与港督彭定康的政策划清界线,批评他引致中英关系恶化。
    这些前外交部官员,包括前驻华大使及前任港督,过去一直避免直接评论香港问题或发表意见,只有前驻华大使柯利达经常猛烈抨击彭定康及梅杰政府的香港政策。
    前外相杰弗里·豪最近在美国一次演讲中表示,虽然他一直避免公开批评近年来的英方政策,但他“难以掩饰自己感到的痛心”,他对彭定康拒绝在17轮中英香港谈判与中方私下协商,做法不近情理。
    杰弗里·豪又指责彭定康令直通车出轨,而直通车曾经是他和其他人“劳心劳力”的成果,等于是一个“明朝花瓶”,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地处理。
    前港督卫奕信最近在一次发言中强调英国制定政策时,应避免那种“被中方全盘否定的政策”。
    前驻华大使及香港政制谈判英方谈判代表麦若彬,最近在一篇论文中称,彭督在没有得到中方同意下坚决推行政改,谁对谁错,属观点与角度问题,但由于中方拒绝承认,所以英方即使有收获,也付出了“沉重代价”。
    一位不允透露姓名的前外交部次官认为,英方应该避免公开批评中国。另一名官员则惋惜香港过渡中的积极一面完全被忽略,例如港人治港,而传媒只集中报道黑暗面。另一外交部官员更赞同中方的看法,表示担心香港成为颠覆中国的基地。
    这些人在英国即将交还香港前夕,组成“反彭大合唱”,并不是偶然的事,而是配合英国政府改善与中国关系的行动。批评彭定康的各人,多对彭定康推出政改方案,导致立法局直通车脱轨,深表不满或痛惜。立法局直通车是确保香港政权移交时顺利过渡的有效机制之一,有了立法局的直通车,或许多重大的争议,都可以避免,香港社会的分化,也或许不如今日之深。
    工党政府外交大臣库克近日表示,香港未来不应成为中英关系的障碍,而应成为两国的桥梁,这是间接否定了彭定康5年来的政改做法。麦理浩、卫奕信、麦若彬等人眼见“祖家”改朝换代,纷纷与彭定康划清界线,以准备英国开展未来对华的新关系,这是出于政治现实,终究也十分正常。彭定康过去5年导致的中英关系的低潮,正将随英国把香港政权交回中国而告一段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