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 远东经济评论》认为:亚洲国家在香港问题上普遍支持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5-31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周刊5月29日一期文章】题:地区政治(作者布鲁斯·吉莱)
    4月初,香港的一个企业团体联合会邀请外国的领事馆参加7月2日的官方游行,庆祝中国开始行使主权。没过几天,菲律宾、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四国在答复时慷慨表示愿意派出乐队、舞蹈队和其他行进中的表演项目。过了好几个星期,一个西方国家,而且到目前为止这是仅有的一个西方国家才同意参加游行:丹麦同意派一个穿运动服的体育队参加。
    作为结束西方在亚洲殖民统治的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事件,香港于7月1日从英国人手中移交给中国这件事所引起的热情,在亚洲大于西方。
    使亚洲对香港交接采取非常积极态度的并不仅仅是地区性的自豪感。这个地区的企业巨头认为香港的交接是进入大陆市场和建立国际影响的大好机会。
    事实可能证明,亚洲这种明显不同的态度将使它成为这块领土的一个重要的缓冲区,如果中国同西方之间发生重大争执的话。在限度以内,亚洲国家政府将支持北京的香港政策,给以口头支持和行动支持。中国废除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实行民主改革的作法,已得到亚洲国家首都的广泛支持。企图在国际组织谴责中国的作法几乎肯定会遭到这个地区国家政府的反对。同时,亚洲的公司将继续在这里做生意。马来西亚外交官说:“在香港问题上同中国保持睦邻关系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同香港建立密切关系的这些国家希望继续受益。我们希望现状能继续保持下去。”
    毫无疑问,垂涎香港作为1997年后通向中国的重要大门、将会带来经济前景的不仅仅是亚洲的企业界。西方公司几乎同样渴望表现出它们对这块领土的信心,并且依然属于投资最多的外国公司之列。
    但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政府对香港的政策却一直受(中国)人权情况的左右。在1995年,香港政府使立法机构成为完全是选举产生的机构。这个行动显然违反中英1984年关于香港移交协议的精神。
    亚洲国家政府不同意英国的这种作法。东南亚的一位驻香港的外交官说:“你卖给人家的是一套蓝衣服,可是交给他的衣服却是粉红色的,这是不行的。”在过去一个月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和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已对中国废除彭定康推行的立法机构表示支持。实际上,本刊采访的每一个亚洲外交官都对中国持同情态度。
    鉴于一些西方国家在它们自己后院的所作所为,许多亚洲外交官认为,西方强调香港民权的作法是虚伪的。例如,人们看到华盛顿在同它的拉丁美洲邻国交往时,倚重的是一种实用政治观念,在那些国家民权只是人们关注的若干问题之一。
    除了政治考虑之外,亚洲国家政府在它们与香港的经济联系方面是团结一致的。香港是菲律宾最大的投资者,在越南是第二大投资者,在印度尼西亚、泰国是第三大投资者。香港还是亚洲第二大风险资本来源和第二大银行中心。在贸易方面,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香港的贸易额在1995年占亚洲总贸易额的16%。
    香港发生政治危机当然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亚洲的企业界和政府几乎已准备好应付任何风暴。这个地方毕竟是邻居,并且是个非常重要的邻居。从这里撤出或者站在旁边,根本不是一种选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