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中欧大学生择业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5-29

    【法国《世界报》4月2日文章】题:中欧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比较保守(记者玛丽—贝亚特丽斯·博代)
    像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大学生一样,中欧国家的大学生们也希望毕业后在一家多国公司、大型金融机构,或著名咨询机构中工作。但石油工业、保险业和造纸业方面的工作却使他们反感。这就是瑞典一家专门从事国际民意测验的机构最近进行的年度调查的结果。该机构最近对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的8所著名大学的一千多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这种在职业选择方面的“保守态度”表现在,只看重一些大型公司,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巴伐利亚汽车厂、微软公司、安达信公司、西门子公司、索尼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等世界前10家大公司。
    为什么这些大学生对这些大公司情有独钟?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因为这些公司的“工作环境好,在那里可以与接触到的人建立社会联系”(被问到的52%的大学生持此看法)。其次是“工资收入高”(43%的大学生持此看法)。最后是由于这些企业能“使人的能力发展与个人的兴趣范围相一致”(26%的大学生这样看)。另外,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的大学生还认为,企业的正面形象和“高工资”名声密不可分。
    在这一点上,以及在他们想成为“专才”的愿望上,他们同西方的大学生显得有些不同。西方的大学生表示,今后应更多地考虑争取成为“通才”,因为人们对“通才”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他们也预计到,首次雇用他们的雇主在工资开支方面不会很大方。
    中欧国家的大学生和西方国家的大学生对工作单位的管理工作也有不同的要求。据瑞典民意测验机构的人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的大学生受教育时的文化参照与西方大学生不同,因此,他们希望干部拥有‘扎实的工业经验’,而法国青年人则希望管理者‘幽默,有社交能力’。”
    65%的被问到的大学生都认为,领导人的主要优点应是“善于听取和考虑下级的建议”。大学生们(不管是波兰大学生,还是法国大学生)都想表明,他们自己是具有革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但不幸的是,除了少数情况以外,现实很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失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