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香港回归前夕的社会变动(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3-31

    【香港《亚洲周刊》3月30日一期文章】题:回归前百日各路英雄争朝夕(作者纪硕鸣黄鲤荔李秀娟张家伟黄伟国)
    在红砖建筑物的顶部,香港著名官立中学英皇书院的英国国旗迎风飘扬。本来,按照规定,每天上课前和下课后,英皇书院都要分别进行升旗及下旗礼。然而近年来,校方已经没有严格执行这项规定,偶尔会“偷懒”。这一极富殖民色彩的仪式已保持了70多年,今年7月1日就会成为历史,英国国旗将被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所取代。
    深圳罗湖桥边的倒数时钟的数字板显示出“100”字样,香港政权移交之前的过渡期已经进入最后阶段。随着时钟上的数字递减,“东方之珠”上的殖民色彩加速消褪。在迎接回归的气氛之中,各种政治、经济力量正为自己在7月1日后的定位作最后冲刺,北京当局亦加紧为接管香港作最后安排。这短短的100天将决定香港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态。官立中学校徽要脱下皇冠
    中间休息时,一班英皇书院的中六学生围着报告板,争看校徽设计比赛入围作品。此刻他们身穿的校服仍然钉着皇冠标志的校徽,这个校徽将成为历史文物。港府教育署去年10月下令,所有官立学校的英国皇冠校徽、校章及校印统统要改掉,7月1日后换上新装。踏进英皇书院校门,只听得一位中六理科学生说,为了留下纪念,他一口气买了20个校徽,还送了一些给该校的校友。
    校方举行了校徽设计比赛,主题为《龙的传人》,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标志”,新校徽至今仍未有定案。不过,“英皇”校名得以继续沿用,以红砖建成的校园也被列为历史保护文物,不可改动拆毁。
    另一间著名官立中学皇仁书院也悄悄地洗脱殖民色彩。今年2月,这间孙中山的母校已把大门上的皇冠校盾拆掉,腾出地方挂上没有皇冠的校徽。跟英皇书院不同的是,皇仁以前的校徽没有皇冠图案,直至60年代以后才采用皇冠图案,因此7月1日后改用旧校徽即可。
    7月1日后,立法局将成为特区政府立法机关的开会场地,但该局大楼的圆拱形屋顶刻了一个皇冠浮雕。特区临时立法会怎可以在皇冠下运作?大楼面向中环皇后像广场的一堵墙上,有一幅刻上英国王室徽章的浮雕,也需要拆除。十八万公务员更换新徽号
    与此同时,15个政府部门的新徽章和徽号已于2月面世,最大特色是脱去皇冠,换上洋紫荆图案。市政总署徽章加上禾穗及“卫生督察”字样,颇像内地卫生部门的徽号;而政府物料供应处的徽号更与北京人民大会堂徽号相似。
    港府公务员事务科发言人表示,有关式样已获中方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同意,政府物料供应处已招标制造这些新徽章及徽号,在几个月内赶制,估计费用约600万港元。18万名公务员将于6月获分派新徽章、徽号,在6月30日午夜开始佩戴。
    (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