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亚洲周刊》文章:亚洲经济天空亮丽(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1-29

    【香港《亚洲周刊》1月26日一期文章】题:预测亚洲经济的亮丽天空
    21世纪被视为亚洲太平洋时代,随着80年代亚太区经济高速增长,创出了“东亚奇迹”,亚洲的发展便吸引了全球的视线。但进入90年代,先是日本、四小龙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增长率下降,近一两年也有多个地区的增长出现放缓现象,使人怀疑亚太区能否保持它的经济威力。踏入1997年,这一问题实在惹人关注。
    从大多数国家的近期经济表现来看,都有趋好迹象,而各个国际组织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中,大部分专家对亚洲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
    如果要作一个概括的“气象预报”,可以说,亚洲的经济天空可望亮丽。中国经济平稳增长
    1997年是中国实行“九五”计划的第二年,北京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叶震表示,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平稳增长的趋势,增长率可望保持高于通胀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0.5%,零售物价指数(通胀率)上升6.3%至6.7%,与1996年大致相同。在对外贸易方面,1997年的进出口总额将突破2000亿美元,预测将有90亿至159亿美元的顺差。外汇储备预测1997年将达到1257亿美元,比1996年增加250多亿美元。
    北京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秘书长赵长茂认为,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997年的经济发展将快于上一年,一是通货膨胀控制取得明显成效,使得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松动的可能,而缓解国有企业困境、减少失业以及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都要求政策松动。实际上,政府已作出增加1997年信贷总量的决定。二是1996年农业获得丰收,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有利全国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的增长,预计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会保持稳定增长。三是通过1992年来的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交通、能源及通讯等基础产业得到了加强,纾缓了持续较高经济增长受基础设施约束的困境。四是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十五大召开都会是“利好”因素,从而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但经济增长加快的同时,通胀压力则可能增加,物价涨幅可能高于1996年,赵长茂说,能否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防止物价较大的反弹,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将是新的考验。另外,国有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降,亏损增加,仍是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
    上海外贸学院副院长周汉民认为,在国家总体经济稳中求进的气氛下,上海会有更明显的发展。通常,上海的经济增长会比全国高两个百分点,今年预计达到12%,这个增长速度是惊人的。他说,处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位的上海同处于珠江三角洲核心地位的香港,两者作用不可替代,沪港携手并进,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起飞的两个巨轮。(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