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波黑重建举步维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1-01

    【法新社萨拉热窝12月24日电】年终专稿:波黑和平不稳定的一年
    1996年,波黑几乎听不到枪声。在这场欧洲50年来最糟的战争夺去了数以万计的人的生命之后,波黑这个四分五裂和多灾多难的国家开始可以喘口气了。有近6万外国军队,其中包括美国派出的第一支地面部队,带着坦克和重型装甲武器开进波黑以帮助实现和平。
    这个前南斯拉夫共和国的大部分基础设施(房屋、住宅、桥梁和道路)在这场战争中被摧毁,农田里布满了地雷。
    北约由于担心它在波黑维持和平的使命演变成一场大屠杀,拒绝了所有让它出兵护送难民穿越原来的前线返回家园的请求,也拒绝围捕那些因这个国家发生的血腥屠杀和种族灭绝而受到指控的人。
    上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说,在这场战争中被迫逃离家园的210万难民中,1996年能够返回家园的连1/8都不到。该办事处谴责波黑塞族当局阻挠难民返回家园。
    对许多波黑人来说,在1996年这一年里,他们开始能够再次在国内比较自由地走动。到了夏季,萨拉热窝通往亚得里亚海的铁路线再次开通。公共汽车重又上街行驶。各种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波黑。机场重新开放。少数幸运的波黑人几乎可以像过去一样前往美丽的亚得里亚海滨度假。
    然而自由是有限的。
    这个国家的经济仍然陷于瘫痪状态。家园破碎。大部分商店关门停业。工资如果支付的话,一般也只能达到贫困线水平。
    4月份,捐赠国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保证将向这个国家提供大约18亿美元的重建援助,其中的大部分将提供给控制这个国家一半领土的穆克联邦。
    但是这个国家及其经济的重建速度极为缓慢。许多机构的经济管理一团糟,就像共产党时代和战争时期的经济情况一样。穆斯林、塞族和克族领导人之间的不断争吵使经济重建举步维艰。美国和瑞典前首相卡尔·比尔特牵头在全世界展开了大量的外交活动以在波黑建立它们所称之为的“开放的社会”。
    政治问题仍然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一直到7月份,波黑由塞族控制的那一半仍控制在波黑塞族领导人战争罪行嫌疑犯卡拉季奇的手中。尽管海牙联合国战争罪行法庭因大屠杀罪对他提出了起诉,但他仍然在公开场合露面,并自由地在波黑各地活动。
    7月份,代顿和平协议的设计者霍尔布鲁克施加压力迫使卡拉季奇下台,至少迫使他不再在公开场合露面。今年晚些时候,他在军队中的心腹拉特克·姆拉迪奇将军也被迫辞去了塞族武装部队司令的职务。
    在分裂的南部城市莫斯塔尔举行的选举在和平中进行,此外,波黑克族强硬派最终正式同意取缔他们在这一地区建立的没有得到承认的脱离波黑的克族国家。
    1996年国际社会在波黑工作的重点是9月份的大选。人们公认此次大选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大选的组织者前美国驻波黑大使罗伯特·弗罗威克称这次大选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选举过程”。但通过选举产生了一个基础广泛的波黑政府。尽管所有各方都谴责有人将假票投入了投票箱,但穆族领导人伊泽特贝戈维奇仍战胜了他在波黑主席团的对手塞族的克拉伊什尼克和克族的祖巴克,当选为波黑总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