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从历史纪念地走向未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12-30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2月18日报道】题:德国历史的纪念地
    柏林不是巴黎那样的精英工厂,不是莫斯科那样的权力驱动装置,也不是伦敦那样的金融中心。实事求是地说,它无非是欧洲令人不舒服的另一端一个过于庞大的城市——喧闹、肮脏,到处是弹坑。但是,联邦议院和政府还是要从波恩搬到柏林。其理由在于只有首都柏林才能发出信号:“我们将继承历史。东部和西部有着同样的价值。”
    柏林现在的任务是通过其城市面貌发出老的统一和新的统一的双重信号。像任何其他首都一样,柏林必须通过建筑物、纪念碑和命名表明,这个民族是如何给自己的根和目标下定义的。
    帝国议会大厦的修缮得到政治上的鼓励。它标志着刚统一的国家有了一个民主的新开端。它代表一种意愿,即把1871年的国家看成继续存在着,把中间这段时间里发生的危机看成是过去的事。帝国大厦周围正在拔地而起的现代化议会建筑物体现了一种想法,即可以在125年前已经有过一个开端的地方走向未来。
    不会是所有的外国大使馆都从波恩迁往首都柏林。许多外国大使馆缺乏搬迁的资金。这尤其涉及来自非洲和亚洲国家的使团。从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大使馆早晚都是潜在的搬迁对象。迄今为止已经有50个国家(大多数来自欧洲)在柏林拥有地产,或者即将缔结合同。
    总的来说,外国使团是迁往柏林还是暂时继续留在波恩,由它们自己决定。一些大使馆现在在柏林已经有分支机构,在搬迁之后也可能在波恩设立分支机构。目前有39个大使馆在柏林保持着分支机构。迄今为止,财政上的困难阻碍许多国家对迁往柏林还是留在波恩作出决定。由于有几个联邦部——如发展援助部——仍留在波恩,许多国家认为它们也需要在波恩至少保持其大使馆的一套工作班子或一个领事代表机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