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德报文章:内塔尼亚胡向何处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10-01

    【德国《时代》周报9月13日文章】题:内塔尼亚胡向何处去?(作者吉·达赫斯)
    作为反对党领袖,内塔尼亚胡多年来不失时机地谴责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达成的妥协协定。担任政府首脑后,他现在郑重保证,他将遵守他的前任拉宾同巴勒斯坦人签署的协定,假如将来可以对它们进行修改的话。但是,他迄今的政策主要在于争取时间,恢复已经基本冻结的现有犹太人居民点的建设。
    摆在议事日程上的有以色列军队从希伯伦部分撤军和恢复关于巴勒斯坦人居住区最终地位的双边谈判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内塔尼亚胡一直推脱,因此压力日益增大。
    由于担心遭到强烈抵制,前总理佩雷斯曾推迟了原定于今年3月底进行的以色列军队从希伯伦部分撤军。内塔尼亚胡一再向住在市中心的犹太人保证,希伯伦对于他也是重要的。
    反对从希伯伦撤军的运动已经开始。一贯标榜是反对派的移民运动出版了一个手册《百日的失望》。反对利库德集团实行温和路线的激进反对派代表阿尔巴说,假如内塔尼亚胡不很快建设新的居民点,“我们就把建筑机器开过去。”
    政府发言人总结总理进退两难的处境时说,对总理的压力今后也很难减轻,右翼势力可能上街反对“右翼”政府的预言不久就可能变成现实。
    同工党不同,利库德集团没有放弃“大以色列”计划。自奥斯陆协定签署以来一般的用语中早已使用“约旦河西岸”,而现在以色列方面又按照圣经把这里叫做“朱迪亚和撒马利亚”。
    奥斯陆协定规定至迟在1999年5月结束巴勒斯坦地区持久地位的会谈。在大选前不久,工党放弃了反对创建巴勒斯坦国家的态度。内塔尼亚胡是把他的前途建立在这种反对态度之上的,他大概不会那么快地放弃他的立场。对未来的设想,他只是含糊地说“巴勒斯坦人最大限度的自由和以色列人最大限度的安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