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交接得体 皆大欢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9-29

    【《香港经济日报》9月28日文章】题:交接仪式握手和还须合作减冲击(作者冯骋)
    中英两国外长昨天就香港交接仪式达成协议,联合联络小组代表并为此签下会议纪要。在1997年6月30日午夜前后举行交接仪式的安排上,中方肯向英国送礼,反映中英关系的基调发展良好,英方并愿意在政权交接工作上作最大帮助,此有利保证香港平稳过渡。
    彭定康来港履任港督,带来一套英方对华的强硬政策,可惜英方在与中方硬碰硬下,不单没法取得甜头,还几乎赔上与华经贸及政治友好等利益。近两年英方已改变在香港问题上的强硬路线,重回与中方谋求合作的策略上,最具体的表现莫过于英方对临时立法会的只眼开只眼闭态度。英方在香港问题上,还有所求的,只是希望有一个光荣的撤退。英国能否光荣撤退,具体地反映在于香港交接仪式上。
    英国在香港交接仪式上对中方有所求,希望中方与她合演一出“好戏”,以便可光荣“谢幕”。中方对交接仪式则提出多项质疑,既有实际问题如保安等的考虑,亦配合中方对英策略,借此增加谈判筹码,逼英方在其他重要的政权交接问题上,采取合作的态度。
    在本月中的联络小组会议上,双方解决了大量堆积的事项,余下的只有移交档案及法律适应化等棘手的问题。
    中英如何在政权交接上,作出更大和更多的合作,在下周港督彭定康宣布的、港英政府的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中,可看出端倪。相信彭督将详细交代英方会如何与中方合作,以确保特区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班子,在1997年7月1日时能顺利运作。
    过渡期还余下270多天,香港随时可能出现难以预知的冲击。中英能衷诚合作,将加强香港抵御各种意外的能力,对香港平稳过渡有积极的意义。
    【香港《天天日报》9月28日社论】题:交接得体皆大欢喜
    争议多时的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终于由中英两国外长钱其琛、里夫金德在纽约“拍板”,然后由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双方首席代表赵稷华、戴维斯签署会议纪要。过渡期的一个重要议题,于焉尘埃落定。
    交接仪式除了总体原则外,具体安排中,最重要的是“程序”和“观礼人士”两个环节。一般估计,过去中英双方最可能是在这方面有分歧,现在达成的共识是:第一、仪式由中英两国高层代表主持;第二、由中国、英国、香港的嘉宾以及海外嘉宾出席观礼,包括中英双方邀请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层代表。
    中方不反对邀请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层代表出席观礼,相信不等于中国会在九七后认同香港特区要受国际的监督,特区事务是特区政府和中国的内政,这一点原则是不会改变的。
    总之,交接仪式庄严、得体,由英中政府交接,双方有了共识,该是皆大欢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