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15年:人的创造活跃周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8-30

    【俄罗斯《消息报》7月24日文章】题:每15年获得一次新生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阿尔卡季·扎宾认为,他发现了人的创造活跃周期。他在对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到现在的11842位名人的生平作了一番研究之后发现,正常人每15年就到达一个最佳创造高峰期。就是说,15岁、30岁、45岁和60岁,甚至75岁是人一生中的几个再生期,在此阶段将会出现新的建树。
    达·芬奇在75岁时一下子迸发出创作灵感,令世人称奇。
    扎宾认为,人生命的这种周期性循环与爱因斯坦相对论揭示的时空的共同规律有关。
    也许,人每隔15年的一个创造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
    人生命活动的这种周期不只表现在创造上,人身体的自我感觉也反映出这种周期性变化。
    扎宾是地质学方面的专家。他发现,人的生命中也有其“地质时代”,有自己的生命旺盛期。我们看到,15岁、30岁、45岁、60岁根本不是极限。除了达·芬奇,75岁尚在积极工作的还有歌德、托尔斯泰、卓别林。总有一种动力使人能够达到下一个活跃期,75岁以后,到90岁又会重新迸发出激情。这可不是开玩笑。著名的电子声学领域发明家捷尔缅90岁时仍在积极地推广他在20—80年代一直未被人们所接受的发明。卓别林一生始终在坚持拍电影,而大提琴家卡扎利斯90岁高龄还非常幸福地与崇拜他才华的25岁的年轻姑娘结了婚。
    主要的并不在于90岁尚能做什么,而是每15年人就重获一次新生。扎宾称之为“一个自我的丧失”。“例如,一个人读自己以前的日记、散文或诗,他会感觉到这似乎根本不是他,而是别的什么人,甚至完全就是一个陌生的人。”托尔斯泰就曾精采地描写了人一生中这样的转折点。日本人甚至有个传统——30岁以后艺术家就要改名。他们认为,此时占据他们内心世界的已是另外一个灵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