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全球货币投机猖獗 各国政府心劳力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7-30

    【台湾《工商时报》7月22日文章】题:全球资金乱窜各国政府心劳力绌
    这一两年来全球经济景气混沌不明,经济强权如美日德等国的增长趋势,也是此消彼长,难以判定,伴随而来的则是各国间的货币兑换汇率,不仅波动不已,而且摆荡幅度加大,结果创造了更多投机者的参与,这使得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失去自主性,部分经济学家近来乃重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20年前的建议,那就是对外汇投机交易课征交易税,以阻止短期货币投机的猖獗,重新树立政府货币政策的威信。由此亦可见全球资金乱窜,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其实也已成为发达国家政府当局的头疼问题。
    这几年来全球的货币投机交易无时无处不在,而其中两大事件则凸显各国政府对货币投机无能为力,其一是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的崩溃,其二是1994年底墨西哥比索的惨跌,两者均证明市场力量远超过政府的想象,至今欧洲汇率机制根本不可能恢复过去的情势,墨西哥经济在遭投机资金横扫后,元气大伤。
    再从目前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量和世界各国央行所握有的外汇准备来观察,更可明了政府的干预力量不断式微。根据报道,目前全球外汇市场每日交易量达1.2万亿美元,约等于各国央行外汇准备的总和,然而在80年代初期,后者约为前者的四到五倍,1986年五国(美、日、英、法、德)广场协议,合作令美元下跌时,后者为前者的两倍有余。现在尽管每年召开七国(增加意大利和加拿大)高峰会议,但对于维持稳定的汇率政策,却始终心有余而力不足。
    过去经济学家总认为,在开放的经济体中,外汇自由进出,藉由市场力量的运作,自然会达到均衡汇率的状态,政府切勿干预,以免扭曲汇率应有的价位。理论虽然如此,但在现实世界上,各个经济体开放程度不一,制度不同,各国政府为掌握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进行市场干预,成为不可避免的手段,而政府干预其实也是各国货币稳定的主要力量。
    然而这个安定力量在外汇交易量不断扩增下被侵蚀了,结果使得全球外汇市场波动得更加剧烈。去年4月,美元兑日元达到历史谷底的80日元,一年多以后攀升至110日元,升值幅度超过35%,这种剧烈的波动,不仅甚于以往,并且也干扰了各种经济活动的运作。试问,许多投资行动的计划时间,很少短于一年的,面对极不安定的汇率变化,如何进行产业投资。再者货币投机的获利率甚高,吸引了全球的投机者转战各地,大笔资金流动频繁,益发令市场局促不安。
    最近的例子是上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作证时说了一些话,当下就令美元跌破108日元。其实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既知的事实陈述,但市场人士则藉机炒作,并解读为他在暗示8月不会调高利率,其实根本是美元多空交战,空方占多数,导致美元下跌,并推说是格林斯潘谈话使然。
    或许各国政府已愈来愈感受到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危机。近来托宾的课税说似有愈来愈被重视的趋势,亦可说明各国政府对于全球资金快速移动已视为是经济安定的不利因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