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世界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经济转轨对人民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6-30

    【法新社华盛顿6月27日电】世界银行今天称赞从国家计划向自由市场转轨的经济所取得的成绩。但是,它警告:在部分情况下,经济转轨带来了贫困、不平等和疾病等现象。
    世界银行说,所调查的国家中,很多国家解除了对市场的管制,开办新企业,并控制了物价。
    报告分析了中欧和东欧10国以及15个新独立的前苏联共和国,加上中国、蒙古和越南从1989年到1995年取得的进步。
    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在调查报告序言中说:“经济转轨对人民生活已经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一些进行经济体制转换的国家,生活水平短期内有所下降。在另外一些国家,人们的福利待遇大大提高。”
    “各地的经济体制转换已经改变了基本运作规则,并且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人们与其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更不用说经济制度的关系了。”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
    ·布鲁诺补充说:“在这个过程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
    世界银行说,最显著的成功者有中国和越南。那里的“改革已经使产出迅速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出口增加以及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走在上述其它国家之前,于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的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是第十大出口国。今后,东亚的改革将比以往“更加复杂而艰难”。
    报告说:“在保持增长迅速的同时减少不平等现象,特别是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之间的不平等,这是中心目标。”
    世界银行发现,中欧、东欧和前苏联的很多国家——包括俄罗斯
    ——在1994至1995年期间,经济呈负增长。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11.4%至—12.5%之间。
    报告说:“改革在经济崩溃、解体和高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拉开序幕。通货膨胀压力本身部分地就是生产效率下降所致。”尽管很多国家从摆脱国家垄断的经济中受益,获得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高质量的消费品,但是另外一些国家则呈下降趋势。
    世界银行的调查报告说,伴随着改革进程的是压力、经济不平等和高贫困率现象。在保加利亚、爱沙尼亚、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不平等现象加剧了。
    俄罗斯有1/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993年,贫困线的标准是每人每月的购买力不足120美元。
    在有些国家,经济体制转换对医疗制度产生了破坏性影响。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基本上是有保障的。
    虽然中欧和东欧某些走在改革前面的国家的人口寿命和婴儿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很多前苏联国家的这两项指标都恶化了。
    协助起草报告的艾伦·盖尔布说:“有一点是明确的——如果没有广泛的政治和社会共识滋养,改革就不会取得成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