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日元的分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5-30

    【英国《金融时报》5月16日文章】题:日本影响力自相矛盾的危险——评塔格特·墨菲的《日元的分量》一书(作者威廉·道金斯)
    美国和日本之间紧密的金融和经济联系是美元不稳定的根源,这种不稳定会破坏它们之间的联盟关系,如不更为精心地加以处理的话。
    这一告诫听起来有些偏激,然而,这是前投资银行家R·塔格特·墨菲对美日关系中的经济矛盾作了中肯切题的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
    他说,对双方来说保持经济上这种相互依赖关系的代价非常昂贵:美国方面是预算赤字高,工业基础差;日本方面是金融体制差,个人仍然必须服从国家。
    1980年罗纳德·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就播下了这方面的种子。里根在控制公共开支方面没有什么作为,于是被迫诉诸增加政府借贷这种办法来遵守他在竞选中作出的不增税许诺。
    日本政府鼓励日本的投资者购买美国的国库券,同时政府还鼓励东京的金融机构购买美国的债券。大藏省很乐意保证提供贷款,以支持美国经济进口日本货物的胃口。
    最初,这是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舒适惬意的安排。日本公司通过向美国出口商品赚取美元,日本银行和保险公司再把这些出口收入贷给美国人。美元因此升值,从而确保日本投资者能有汇率收益。
    然而,这种相互依赖制造了一种自相矛盾的局面。
    只有在日本公司继续向快速发展的美国经济出口的情况下,它才起作用。但是,正是这种成功在侵蚀美国公司的实力。
    墨菲说:“……通过支撑美国的购买力,日本政府设法回避在其方法中居中心地位的一个矛盾:日本所依靠的安全保证和金融安排都是由一个其实力正在受到日本的成功所损害的外国提供的。”
    1985年的广场饭店协议意在通过使美元贬值的办法来调整美元和日元的比价,从而帮助美国提高在出口方面的竞争力。这非常成功,其办法是创造种种条件来减弱日本人向美国贷款的热情程度。
    广场饭店协议签署后,日元升值和日本银行决定把大量现金注入经济这两者帮助加剧了日本房地产价格猛涨,这就是80年代的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乐意支撑美国经济的热情消失了。为弥补国内的损失,投资者们不得不出卖货币
    资产。大量货币流回日本使日元更
    加坚挺,从而加剧了经济衰退。
    这种局面迫使各公司更快地
    抛售美元,直到去年4月美元跌
    到创纪录的低水平,即一美元兑
    79.75日元,大有使日本的经济出现全面衰退之势。
    美国的和日本的中央银行为日本经济这种可怕的前景感到惊讶,于是进行了干预,迫使美元回弹到目前1美元兑105日元这种水平上。在这种水平下,日本的出口商又可以赚钱了,日本国内的经济得以复苏,足以支撑进口。
    但是,日本的金融机构在接受大藏省要它们购买美国国库券这一劝告方面,财政上仍有太多的麻烦。实际上,最新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数字显示,它们自去年9月以来一直在出售美国债券,而且还在继续这样做。墨菲说:“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的复苏有见不得人的一面,这就是,它比以往更加依赖日本因素和日本货币。”
    这一断言及他的如下看法对美国来说也许过分严厉:认为美国的决策者们在战略工业一个接一个地落入外国人手里之际袖手旁观。另外,这本书还提出了如何减少美日金融混乱局面风险的一些办法。
    例如,墨菲敦促美国牢记,必须用特别微妙的方式与日本举行经济谈判。日本方面,墨菲认为,更加果断、明智的决策进程会帮助它解决一些矛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