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向虫害宣战(四·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5-30

    与此同时,开发新型杀虫剂的任务一年比一年艰巨。目前,一种新的杀虫剂需要10年时间才能从概念变为实物。许多大型化工公司的总部都设在欧洲,,该地区每种新产品的研究和设计成本从1975年的平均2500万欧洲货币单位增加到1992年的1.25亿欧洲货币单位。费用的不断增长是由于很难开发符合越来越严格的毒理学和环境标准的化合物造成的:欧洲化工公司仅在这两个领域投入的研究费用在这17年内增加了11倍。美国是其他许多大型化工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它的杀虫剂研究与开发活动在从杀虫剂获得的收益中占了整整12%。这些费用起到驱使化学工业走向联合的作用,但是就连大公司也发现,如果不尽可能广泛地打入全球市场,它们很难从杀虫剂上获利。实际上,旨在提高杀虫剂安全性的规定正迫使各公司不得不比以前更加积极地推销杀虫剂。
    同时,新型杀虫剂开发缓慢意味着一些专利权已经期满失效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目前已达50%)仍在继续上升,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些较陈旧的产品(包括DDT等有机氯杀虫剂)仍在继续影响使用者、消费者以及农业生态系统。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先进的研究仍在继续追求无视这一问题生态方面的特点及进一步利用虫害综合治理概念的“银弹”解决办法。一个恰当的例子是对玉米、棉花和土豆进行遗传工程处理,使它们含有由Bt细菌产生的毒素。喷雾状Bt细菌对人类和高等动物无害,但可以有效地防治各种昆虫。此外,喷雾状Bt施用后迅速分解,但是这些转移基因作物将不断产生毒素,直至收获为止。这种细菌会加快抗药性的形成,这可能意味着使虫害综合处理失去最有效的生物手段之一。虫害治理的前景
    1991年,印度尼西亚约35万农民动员起来,采取收集卵块、设置捕虫器和培育益虫的办法挫败成群稻白螟的袭击。这种协同行动显示印度尼西亚的虫害综合治理计划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最初虫害综合治理的定义主张尽可能地减少使用杀虫剂和迫不得已才使用杀虫剂,恢复这种定义可以为世界各地开展类似的行动创造条件。
    但是,这种行动要到更多的人看清杀虫剂背后的秘密之后才会出现。当然,掩盖该问题的宣传很大部分来自杀虫剂生产厂家,他们常常把自己的产品吹嘘成“有利于虫害综合治理”的产品。世界资源研究所分析家劳里·安
    ·思拉普认为杀虫剂的推销是推广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的虫害综合治理的主要障碍。
    虫害综合治理还必须克服财政上的主要障碍。有些开发项目和农业信贷组织有时规定把使用杀虫剂作为一种援助条件。虫害综合治理已经成为最成功的虫害治理手段。虫害综合治理最大的难题也许只是概念上的。从传统农业的标准来看,虫害综合治理无疑是激进的。虫害综合治理毕竟认为农业基本上是一种自然过程,并且治理虫害的最佳人选是农民。(四·完何光海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