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美人计用人不当 中情局马失前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4-29

    【美国《新闻周刊》4月29日一期文章】题:法美之间的一场间谍丑闻的内幕(作者格雷戈里·维斯蒂卡)
    美国老牌间谍迪克·霍尔姆去年在法国的一起工业间谍活动中失手后,受到美国中央情报局检察长希茨的严厉批评,然后就不体面地退休了。本刊近日得悉,霍尔姆将收到一封正式的斥责信。然而本刊获得的种种情况证明,霍尔姆事件表明了中央情报局在苏联威胁消失之后所处的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霍尔姆只是一只替罪羊。
    早在1965年,作为中央情报局的一名准军官,霍尔姆在刚果执行夜间秘密飞行任务。因飞机失事坠毁而受了重伤的霍尔姆在丛林里躺了10天后才获救,竟然奇迹般活过来。在一家陆军医院中住了两年,医生们为他修整了被严重烧伤的脸,但被烧掉一半的耳朵和已经蜷曲的手指则成为这次灾难为他留下的永久印记。他受到了中央情报局秘密工作负责人理查德·赫尔姆斯的嘉奖。
    3年后他重返岗位。70年代,他负责以香港为基地对中国进行的间谍活动。80年代,他招募了一名克格勃间谍,并把他派到布鲁塞尔,刺探北约的情报。可谓是成绩突出,屡受嘉奖。然而在他1993年接任中央情报局巴黎情报站站长职务两年之后,即在他还差9个月就到60岁的退休年龄的时候,他领导的刺探法国贸易战略情报的活动“砸锅”了,导致中央情报局在法国的一批间谍被公开驱逐,弄得美国驻法国大使哈里曼夫人十分尴尬。
    1995年1月法国公开揭露美国间谍,人们像往常一样感到震惊。其实美法之间互相搞间谍活动已经多年。
    中央情报局也决不是干净的。在霍尔姆出任巴黎情报站站长时,中央情报局正在对法国进行多项间谍活动,刺探法国的军事、航空航天和经济方面机密。霍尔姆正是栽在其中的一名看起来很能干但却不可靠的女间谍(她的姓名目前仍然保密)手上。
    这名女间谍有着一种毫无破绽的掩护身分,可是霍尔姆对她很不放心。因为她过去曾因严重违纪行为受到批评。1991年她曾因违反一项最重要的规则被从巴黎召回中央情报局总部:她没有向上司报告她同一个据认为是“专吃女人饭”的男人的恋爱关系。更糟糕的是,她向这位男友透露了自己的秘密身分并试图招募他充当间谍。一些官员想把她开除,但另一些官员担心她会控告中央情报局搞性别歧视。最后还是决定雇用她,但警告她不要再到巴黎去,可是她偏偏又去法国。
    尽管霍尔姆感到担心,但还是起用了她。她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情报来源——一位同巴拉迪尔总理及其核心班子有密切关系的高级官员。霍尔姆起用这名女间谍是经过总部上司批准的。驻法国大使帕梅拉·哈里曼明确表示不赞成刺探一个盟国的情报并向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莱克提出意见。可是,商务部对这种活动感兴趣。当时美国同法国之间的贸易谈判谈得很艰苦,因之美国官员想了解有关法国经济战略的更多的情况。
    其实,法国情报部门至少是从1992年起就盯上了这个女人(还有中央情报局的3项间谍活动)。那几年,他们一直在向被蒙在鼓里的美国间谍提供假情报。
    1995年1月26日,法国内政部长帕卡揭开了盖子。他通知哈里曼夫人说,5名中央情报局官员,其中包括霍尔姆将被驱逐出境,接着便向报界披露这桩间谍丑闻。一般情况下,盟国之间的这类事情都是悄悄处理的。可是由于不久前美国人对法国的间谍活动小题大做,弄得满城风雨,巴拉迪尔在选举在即的情况下,想让人们觉得他对华盛顿的态度是强硬的。报复也可能是动机之一。一年以前,法国人向巴西官员行贿,想得到一笔价值14亿美元的卫星和雷达监视系统的合同,结果被中央情报局破获了。这项合同终于落入美国公司手里。
    中情局检察长希茨立即派一个小组赴巴黎调查。不久有人向《纽约时报》披露,间谍活动曝光,毛病出在霍尔姆身上,中情局总部他的上司没有责任。希茨还指责霍尔姆没有认识到冷战已经过去。可是,替霍尔姆辩护的人说,实际上他对这一点非常清楚,可是他就像许多老特工一样,对于应当怎样去做没有把握。
    现在霍尔姆受到中情局兰利总部大楼第七层的他的上司的冷遇,而在下边几层里办公的各个业务局里,人们士气严重低落。他们认为霍尔姆是个替罪羊。许多人对希茨颇有微词,说他处置得太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