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三名华裔学生获美西屋科学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4-29

    【台湾《联合报》3月16日报道】题:西屋奖华裔三人名列前十杰(记者林宝庆刘小菁)
    第55届西屋科学奖竞赛11日揭晓。四年前才自中国大陆来美的学生罗婷荣获第二名。美国出生的张晓宁和吴维仁,分获第九、十名。前十杰中,华裔占了三位。
    罗婷得到一面奖牌及三万美元奖学金,张晓宁和吴维仁各获一万美元奖学金。罗婷罗婷是上海人,就读于纽约市的特殊高中——史蒂文森高中。当主办单位宣布她是第二名时,她说她“简直不敢相信”。罗婷的父亲罗鹤鸣认为罗婷值得领这个奖。他说,罗婷除了有天分之外,她做事很认真。她参选西屋奖的作品,共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她的作品是以基因工程治疗癌症及其他疾病。她计划将来做科学家或工程师。
    罗鹤鸣有一套十分独特的教育子女方法。他强调学龄前教育是最重要的:中国大陆一般父母喜欢让小孩背诵唐诗宋词,罗婷却从幼儿时期就经由父母的诱导,在日常生活中全力发展思维。
    罗鹤鸣举例说,他从小就让罗婷透过亲自接触,了解冷、热、软、硬等概念,因为这种刺激对大脑的发育有帮助。走在马路上,罗鹤鸣会问小女儿路上的车子可以依照那些方法分类;吃糖果时顺便可以练练加减法;甚至罗婷犯了错,只要她能说出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就可以马上结束“面壁思过”的惩罚。
    在准备这次西屋科学奖的期间,罗婷经常在曼哈顿洛克菲勒大学的实验室里待到半夜两三点,才打电话叫爸爸从家里开车接她回家,到了家又继续未完的研究。罗鹤鸣经常看见在书桌前和衣而睡的女儿,一睁开眼睛又得去上学,他说罗婷是个非常努力用功的孩子。张晓宁获得西屋奖第九名的纽约长岛哈夫霍洛希尔高中的女学生张晓宁,在美国出生,父母来自台湾,父亲张总如目前在长岛从事电脑业。受到父亲的影响,张晓宁从小就喜欢科学,也曾经在多次科学竞赛中得奖,项目多为化学及工程研究。这次她便是以一篇有关固态化学物的性质研究入围西屋奖,这也是她在斯托尼里弗纽约州立大学高中生夏令研究计划的成果。张晓宁喜欢钢琴、排球等活动,也参加学校的辩论社及弦乐团。吴维仁第十名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的吴维仁,养了八年的捕虫草。他西屋奖的作品是他辛苦五年的结晶。他说亚洲人使用捕虫草治病,已有数千年历史,他希望研究捕虫草消化动物之秘诀,来替人治病。他的计划因无法得到学校科学教师的支持,因此实验都是向父母借钱来进行,结果他发现了一种新化合物。他觉得这次得奖,是对他不懈努力的一个肯定。他希望毕业后进哈佛或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读书,将来从事医学研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