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亚洲汽车业的现状及未来(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3-31

    对日本企业以及接受其指导的企业的技术转让虽然迅速取得进展,但是对其他企业的技术转让却进展不大。
    另外,打入亚洲的日本零部件企业也面临以下许多问题,可以说其前途极不明朗。
    (1)铸造和锻造设备齐全的零部件企业不多。(2)大型冲床机械少,大批量生产体制不健全。(3)在组装工程等方面尚未确立流水作业方式。亚洲汽车零部件相互补充完善计划
    进入90年代之后,亚洲的社会生活汽车化进展迅速。从其背景中可以发现许多因素。特别是从70年代的抑制外资到1986年向引进外资政策的巨大转变,促进了外国资本的流入,加速了工业化的进展。此外,亚洲区域内零部件流通自由化措施,也进一步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这项零部件区域内流通自由化措施,是由日本汽车厂商推进的。与日本产业共存
    可以认为,亚洲的产业发展与社会生活汽车化,伴随着日本汽车产业跨越边境的活动,在经济上取得了迅速发展。
    日本汽车厂商在国际化方面取得进展的同时,日本的技术也迅速向国外转移。亚洲社会生活汽车化的势头,今后将进一步加大。以TLSG(目标、后勤、系统、管理能力)一词所代表的生产方式,今后将迅速向亚洲各国转让。重要的是,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亚洲各国政府,都应开发积极转让的系统,以免妨碍企业间的跨越边境的资本和技术转让。企业系列的越境经营和技术转让,对于今后国际经济发展来说,是一项重大课题,国家的权限会越来越狭窄。
    日本生产方式对以亚洲为首的世界各国的转让,乃是符合TLSG这一事业活动的标准形态的国际性的日本生产方式向海外的转让。今后,日本的生产方式将向世界渗透,并且以此为契机,形成符合世界各国国情的新的生产体系。(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