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德国的老年大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3-31

    【德国《经济周刊》3月7日一期报道】题:德国老年大学
    德国老人渴望上学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现在他们有了一所自己的大学。
    彼得·恩德勒从奥佩尔公司董事会退下来之后又找到了一个新的位置。现在,60岁的恩德勒每天不是坐小汽车去上班,而是步行前往美因茨市的一所大学里听大课。
    69岁的海因茨·加尔佐夫斯基原来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他对话剧和艺术很感兴趣,他现在在科隆大学取得了旁听生资格。
    于尔根·施拉德尔甚至打算读硕士学位,他今年64岁,曾是尤尼莱佛公司的经理,他现在在汉堡大学读德国历史。
    像恩德勒、加尔佐夫斯基和施拉德尔这样退休后又进课堂的人,在德国并不罕见。许多老年(50岁以上的人)大学生坐在大教室里以旁听生的身份听课,有的则是正式注册的大学生,他们要为结束学业而苦读,有的是专攻学院特为老年人设的课程。在德国总共有35所高等院校专门为老年人设立了课程。
    在德国,老人进学堂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1993—1994学年,德国大学里的55岁以上的求学者约有25300人。从那以后,要求入学的老年人还在增多,鉴于这种情况,甚至欧盟也把1996年称之为“终身学习年”。
    负责为老年人联系学校的梅西特希尔德·凯泽尔说:“现在的老一代人精力很充沛,主要是他们有好学的习惯。”德国巴符州的一个民间团体打算充分利用起老一代人身上的这种学习潜力。从去年12月起,在该团体的帮助下成立了一所私立老人进修学院。这所学校设在乡村,可以容纳120名老年大学生。已经有300多人报名,学费每年在4000马克到5000马克。
    老年大学生源充足。虽然越来越多的人离了职,但是还远远不到退休度晚年的时候。美国心理学家把人的一生中的这一过渡阶段称之为在社会上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恩德勒、加尔佐夫斯基和施拉德尔从上大学中看到了自己的出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