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南报文章:俄巴尔干政策摇摆不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2-28

    【南斯拉夫《政治报》1月26日文章】题:两条战线上的王牌(作者布
    ·斯托希奇)
    科济列夫被解除了俄外长职务。虽然他忠实地为叶利钦总统服务了整整五年,可是在他离任时,叶利钦甚至没有为他辞行。叶利钦在向外交部人员介绍新外长普里马科夫时说,科济列夫在实施俄罗斯的前南斯拉夫政策时“犯了好几个错误”,致使俄罗斯的影响被削弱。
    《消息报》评论认为,俄罗斯的巴尔干政策常常是为其国内政策服务的,不仅仅是为了克里姆林宫的需要,也是为了叶利钦的反对者的需要。评论说,莫斯科以各种方式反对北约参与解决巴尔干危机,但是这个组织却表明,它有能力最终迫使冲突各方放弃武力和坐下来谈判;莫斯科还自不量力地曾经试图在前南斯拉夫地区开辟旨在同北约对着干的另一条战线,以阻止其向东扩张!
    有的批评者更是毫不留情,他们谴责前外交部长“在整整四年的巴尔干冲突期间未能制订和提供任何一个有独到见解的解决前南危机的方案,尽管他曾经发表过许多公开讲话”。
    历史学硕士瓦西列夫斯基在他的一篇论文中说莫斯科背叛了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莫斯科忘记了曾给他们戴上过民族英雄的花环,并把他们载入了塞尔维亚的民族史册。他说,在解决前南危机的前两个方案(万斯—欧文计划和欧文—斯托尔滕贝格计划)出台时。俄罗斯外交是孤立的,它完全被置于这两个方案之外。后来,由于成立了国际联络小组而结束了孤立状态以后,俄仍未能利用这一机会“在塞族人面前保住面子”。相反,俄甚至不使用否决权反对联合国对南联盟实施全面制裁。“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俄还在联合国安理会同意让北约轰炸波黑塞族”。
    瓦西列夫斯基在文章中还指出,“作为后果,俄今天在前南地区几乎已没有任何影响,塞族人也越来越转向西方。而这一切并不是出于战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塞族人指责俄罗斯背叛他们是有道理的”。
    俄至少应该汲取四个教训:第一,通过经济和外交政治手段可以更加成功地保护自己的地缘政治和政治利益;第二,政府不要把自己的公众置于既成事实面前,使他们以为政府所做的一切都对俄罗斯有利;第三,同西方民主人士可以而且应该进行合作,但是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利益;最后,没有强大而稳定的经济,就没有高效率的俄罗斯对外政策。
    实际上,如果巴尔干不作为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主要任务,那么,俄是否参与解决前南危机,以及是否应该撤换外交部长,就都不重要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