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生物工程产业化蕴藏发展潜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1-30

    【德国《商报》1月2日报道】题:未来的大型集团将在基因工程实验室形成原文提要现在,生物工程在制药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新研制的产品正从基因实验室被迅速投放市场。美国公司主宰的这个部门的财政需求很大,欧洲缺少风险资金。
    1972年,当斯坦利·科恩和赫伯特·博耶进行首次基因工程试验的时候,分子生物学还是个纯学术性的研究领域。
    然而,几年以后,经济界也发现了分子生物学。80年代,继先驱企业加利福尼亚圣弗朗西斯科生物工程公司之后,掀起了建立这类公司的浪潮。
    今天,全世界属于生物工程工业范畴的企业有2000多家,其中约有500家在欧洲,美国有1300家左右,工作人员约11万人。美国成了这个部门无可争辩的中心。大约1/3的生物工程企业都集中在制药领域。
    对这个领域来说,基因工程早就发展成为一种关键性的工艺技术。
    据制药部门估计,今年用基因工程生产的药物和诊断用品的销售额将达120亿至150亿美元,到本世纪末,将增至500亿美元。
    今天,已有大约30种生物工程工业实验室生产的药品上市。另外有18种药品已被批准投产,约有500种药品在进行临床试验。
    撇开已取得的成就不谈,这个部门还始终是一个很年轻的工业部门,它远远没有实现开始时那些令人兴奋的期望。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取得了成就,如加利福尼亚的绍森欧克斯阿姆根公司和埃默里维尔希龙公司。同它们相反,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达到赢利的程度。一家典型的生物工程企业就是一家纯粹的研究企业——没有营业额,而且还有相对来说很高的亏损。据恩斯特·杨经济检验和咨询集团公司估计,美国的生物工程工业1994年为研究开发投资大约77亿美元,而销售额为93亿美元。据该公司估计,这个部门总的亏损增至46亿美元。
    总的来说,生物工程工业的投资者没有损失什么资金,但也没有取得令人陶醉的利润。
    使药品上市的巨大障碍和对资金的巨大需求,使人们对生物工程部门的生存能力一再产生怀疑。实际上,至今也只有少数几家新建企业成功地成为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制药企业。
    因此,今天在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品的公司中,有许多已建立起制药康采恩,其中也有德国的公司,如莱沃库森拜耳公司、曼海姆伯林格公司、英格尔海姆伯林·索恩公司和柏林舍林公司。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