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消除副作用 旧药换新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12-31

    【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11月10日文章】题:研究人员想方设法消除药物的副作用
    许多药物可以缓解病痛,但是也使胃感到不舒服。它们能杀死癌细胞,但是也毒害中枢神经系统。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最常使用的一些药物的分子结构,以便能消除这些药物的副作用。绝大多数人造化合物实际上是“孪生”的,由化学组成一致而性能不同的互为镜像的微粒(即异构体)组成。研究人员相信,通过将“良性”部分从它们的“恶性”孪生体中分离出来,他们就能降低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创造单一异构体药物是制药业研究与开发方面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80%以上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的新药是单一异构体化合物。研究人员说,到2000年时,美国出售的近80%的处方药将是单一异构体成分。
    在一些大型制药公司集中力量开发明天的单一异构体药物时,一些小公司则在研究今天市场上的大宗药物,看看自己是否能将这些药物改成单一异构体型。
    有时候,“恶性”孪生体可以成为对付另一种疾病的良药。马萨诸塞州塞普拉科公司(SEPRACOR)正在研究苯酮苯丙酸的一种变体,它具有阿司匹林一样的镇痛作用,同时又没有引致胃部不适的副作用。苯酮苯丙酸的另一个异构体可以作为牙膏少量使用,具有预防牙龈性疾病的作用。
    分离同分异构体有时会发现新性能。塞普拉科公司相信,通过分离抗抑郁药PROZAC中的孪生体能开发出两种新药:一种具有目前PROZAC的功效,但是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另一种可以预防偏头痛(而这是目前PROZAC所不具备的药效)。
    英国剑桥奇罗辛斯公司(CHIROSCIENCE)最有发展前途的药物是局部长效麻醉剂丁哌卡因的左旋异构体。这种药物一直只限于产妇生育时在硬脑膜上使用,如果这种药物进入血液就会危害心脏。奇罗辛斯公司负责业务开发的安迪·理查德说,单一异构体型丁哌卡因可能会降低对心血管的副作用。
    这种良性—恶性孪生体分离的概念早已有之。路易·巴斯德差不多150年前就发现,传统的创造分子的方法产生了两种镜像体各占一半的“外消旋”化合物。这意味着左旋和右旋体与人体中不同的接受器和酶相匹配,从而导致不同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人们有可能廉价而有效地分离同分异构体,并且批量生产单一异构体分子。此外,对单一异构体药物管理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管理当局于1992年要求各制药公司提供有关外消旋药物每一种异构体的信息,并且要求这些公司对非单一异构体药物作出合理解释。
    可以肯定的是,手征性分离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在进行临床试验以前,我们还不可能知道哪一种异构体具有理想的作用,哪一种异构体会带来副作用。并不是每一种药的副作用都是由分子的恶性孪生体造成的。就某些药物来说,两种异构体具有相似的活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