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港报评香港特区筹委会组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12-31

“一国两制”的体现
    【香港《天天日报》12月29日社论】特区筹委会明年一月成立,意味着香港过渡期进入最后阶段,特区筹备工作进入最关键时期。
    筹委会成员中港人占63%,这是许多人认为适当的比例。在名单发表后,各方人士所表达的意见,虽说不尽一致,但分歧并不太大。民主党被拒干门外已是意料中事。这不是中方容不下异见人士,而是不可能为彼辈提供抗中的场合。
    在殖民地政府中,历任港督都不会委任拥中亲共的人士进入行政局,甚至也不曾委任绝不亲中的职工盟之劳工代表入行政局。筹委会没有民主党的成员,不会降低其广泛代表性。
    香港社会的组成,最大的阶层自然是劳工;但是香港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是国际性商业城市,中外资本汇集之地。
    客观实际确定了香港特区还不是由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直接掌政的社会,也确定了工商界这一同样很大阶层之重要性。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国两制”,毫无问题也应该在这方面反映出来。
    当然,这不等于未来特区政府的各项政策会漠视劳工基层权益。读者们在细心看看筹委名单时,不难发现,除了名列工商界的34人外,专业人士、乡事、前高官和原政界界别中,至少还有超过25位是商界或与商界有密切关连的人士。
    依靠商界绝对有利于香港特区未来的繁荣稳定,也不会窒碍日益走向民主自由的步伐。千秋大业任重道远
    【香港《星岛日报》12月29日社论】香港特区筹备委员会的委员名单已尘埃落定,商、学、政、劳工等各界都有代表,独缺民主党人。正如筹委会主任钱其琛所说,民主党人焚烧《基本法》,所以不能要他们。
    筹委会工作繁多,任重道远,不过他们所做的是千秋大业,值得花时间精神,全力以赴。而他们工作成功的关键是获得香港人的支持和合作。中方扬言预委会“面向港人、依靠港人”,这应该也是筹委会的口号。
    【香港《成报》12月29日评论】与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比较,筹委会的重要性不遑多让。作一比喻,前者是打好地基,后者是负责建楼,地基打得怎样好,若建成的楼房质量差,经不起风雨,也是枉然。
    筹委会的重任是组成首届特区政府及第一届立法会,其最高指导原则为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中方委任行政局议员董建华人筹委会,有评论认为是基于董氏与台湾方面有着良好关系。如果这是中方的首要考虑,应可在一定程度上稳住台商在港投资的信心。中方要令香港成为“一国两制”样板,也需要一些“桥梁”人物向台湾推介。
    前警务处长李君夏获任筹委,亦属别有深意,显示中方十分重视香港在九七后的治安问题,盼借助李氏的经验,出谋献策。港英当局应积极配合
    【香港《东方日报》12月29日评论】实际上,筹委会阶层涵盖面和代表性是相对的,以全港逾六百万人来说,选择94位代表,总会有不足之处,可以肯定的一点,香港的过渡衔接,是偏重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也切合港人的根本利益。
    筹委会虽有意网罗人才,惟沧海遗珠势所必然,很多专业人士、港府前任高官、工商界精英、政党骨干虽未能成为筹委,但必有提供意见的渠道,贡献所长。
    过去基本法起草期间,下设咨询委员会。筹委会相信亦会让筹委更广泛地了解港入意见,尽量吸纳各行各业成功人士,让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人人有份参与,始能群策群力,共建美好将来,也可体现港人治港的精神。
    彭定康过去否定预委会的认受性,中英之间徒添波折,今天的筹委会是基本法附件中所定下的法定机构,彼此根据基本法规定去做,不应再在基本意识形态斗争上纠缠,彭定康虽指示宪制事务科下设联络处,与筹委会对口单位秘书处交涉,但态度积极与否,势将影响筹委会工作进度,相信中方会密切留意港督的表现,以定中英关系今后的去向。信赖筹委会支持筹委会
    【香港《商报》12月29日社论】受万众瞩目的筹委会组成名单,昨日由人大常委会顺利通过。筹委会将全权负责筹备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既关乎香港的平稳过渡,也关乎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首次付诸实施,所以不仅在香港,在内地、台湾以及海外华人中,都备受关注。
    香港将在澳门、台湾之前率先进行“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关系到中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因此,筹委会肩负重大历史使命,也肩负着全体中国人民包括六百万香港人的重托。我们对即将成立的筹委会表示信赖,并希望尽快展开工作。筹备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虽然是筹委会的任务,广大市民也责无旁贷。对每一个爱国爱港的市民来说,一是支持筹委会的工作,二是参与和维护香港的平稳过渡。我们也希望英国政府切实履行中英联合声明规定的义务,同筹委会保持良好合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