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中国找到经济高速发展软着陆之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12-31

    【合众国际社香港12月19日电】年终专稿:中国声称已进入稳步、持续增长的新阶段(记者吉恩·林)
    外国的分析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当局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持他们所持的乐观态度。
    香港汇丰银行中国部负责研究工作的本尼·赵说:“从总的宏观经济的观点来看,中国这一年是非常成功的。”
    主要的成就是:找到了一种从1993年年中的经济高速发展中软着陆的办法。
    中国从1978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所经历的经济从繁荣到衰退的周期表明,北京只有通过果断的行政手段才能使经济恢复到正常的轨道,这种果断的手段意味着经济出现令人痛苦的下降趋势。
    前进的道路很不平坦。到1995年年底,经济恢复到了软着陆的边缘──逐渐恢复到了保持一定高度而又持续增长的水平,从而使许多外国专家都感到震惊。
    经济增长率从1993年令人目眩的13.4%下降到1994年的11.8%。1995年继续下降,第三季度下降到了8.8%。
    1994年年底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高峰,零售价格上升了21.7%,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升得最高的一次,但是,1995年10月的通货膨胀率为10.3%。
    中国1993年出现了令人担心的120亿美元的对外贸易逆差,但1994年变成了52亿美元的顺差,因出口增加了32%。1995年出口继续增加,国家新闻中心预测,对外销售额将达1550亿美元。
    对外直接投资在1992年和1993年翻了一番后继续扩大。1994年签署的合同额达338亿美元。不仅投资增加了,而且进入房地产投机项目的投资有所减少,但进入工厂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所增加。
    投资和出口的增加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到1995年底激增到700多亿美元。中国的人民币于1993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稳定,而且实际上略有升值,与美元的比价达到8.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同经济统计数字一样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在实行紧缩计划的同时在全面扩大经济改革方面取得了成功。
    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把指令性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市场支配、但国有部门仍起主导作用的一种经济。
    1995年取得的最大进展也许是在银行业方面。绝大多数国家银行现在比过去更可能根据商业的考虑作出决定,而不必听从政府的指令。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现代独立的中央银行肩负着调节经济的使命。
    中国当局说,改革的成功和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为1996年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一位官员说,1996年年初将开始在“软着陆”的基础上开始“软起飞”。将在3年或4年内保持健康的9%至10%的年增长率,然后将稍呈下降趋势。
    他说,这是因为进一步利用了市场的力量,如货币供应量来指导经济,虽然这方面还很不完善,但将使经济避免不稳定的趋势。
    中、外经济学家一致认为,中国在1996年年初或年中很可能将谨慎地放宽信贷,促使经济适度复兴。
    对在上海、深圳和香港的交易所注册的200多家公司来说,1995年头10个月的平均利润增长差不多等于零。1995年头9个月国有企业的亏损上升了18.8%。
    企业的状况不佳表明中国的经济不像总的统计数字所说的那样好,这是远东公司的经济学家乔·张先生的看法。
    分析家们还谈到其它一些令人担心的因素,其中包括国家银行无法收回的巨额债务。
    1996年将进行一些重要的改革,其中包括使人民币成为可部分兑换的货币和大大削减进口税。将对许多企业构成威胁的公司税率的统一从长远来看将使经济变得更加有效率。
    这样一些改革,包括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建立像中央银行这样的独立机构,都是至关重要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