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深化改革 扩大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11-29

    【德国《世界报》11月8日文章】题:国有企业也学习市场经济(作者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马·赖泽尔)
    10多年来中国以年均10%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这个国家在下个世纪将具有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国民经济。迄今它的成功首先是建立在农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的。这一发展不仅使这个大国能够养活12亿人口,而且还推动了重要的农村工业化进程。
    40%的工业企业还属国家所有,它们的增长速度低于私营企业和集体工业企业,但自1983年企业改革开始以来它们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还是相当高的。
    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一样,中国的重工业比重也是过大。在中国东北部人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大型重工业企业。它们是50年代由苏联工程师在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帮助建立起来的。在中国西部这些企业是唯一值得一提的大雇主。其中一些企业在国家积极扶持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帮助下已达到相对现代化的科技水平。
    同时,在中国南方却有成千上万家小型轻工国有企业。它们成功地使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发展壮大,也满足了国内不断增长的消费品需求。可见,在国家控制的生产领域,除了接受国家巨额补贴、老到已经可以进博物馆的大企业和大批小型国有企业,还存在着一些在国际上也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它们加在一起构成一幅变革中的国有企业形象。但与中欧和东欧不同,这一变革迄今并未导致深刻的衰退。
    要想判断中国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行为的影响,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国有企业与中欧和东欧的不同,大多从属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不同,它们既不能印刷货币、也不能增加新的税收来支援这些国有企业。因此从原则上讲,这些地方政府都关心隶属于它们的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中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世界银行在新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得出结论认为:只有深化企业改革,才能长期保证中国改革进程的成果。
    中国的经济政策有两种相反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自由化使竞争意识增强;另一方面补贴使竞争意识减弱。这使得企业改革迄今所取得的成果一直有争议。
    尽管如此,鉴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取得的成功,人们没有理由悲观。看一下我们鞋店或玩具店的橱窗,便足以看出中国产品的影响。身在这个国家,你也会很快获得消费繁荣兴旺的印象。尽管许多行业的国有企业还受到保护,不至于受到外国竞争的冲击,但它们之中仍有一些企业生产出代替国际名牌的廉价产品,并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能够长期站稳脚跟。
    中国企业改革迄今能够运转良好的另一原因在于,由市或乡政府监管的集体企业在70年代末便在国内生产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加上自1979年后,在改革过程中集体经济成分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因此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共同活动的市场上,前者感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