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美国《时代》周刊文章:亚洲接过了汽车方向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11-29

    【美国《时代》周刊10月16日一期文章】题:亚洲接过了方向盘(作者安东尼·斯佩思)
    在整个亚洲大陆,亚洲人排着长队等着买车,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则争先恐后地争夺向亚洲人出售汽车的特权。那些5年前还没有在西方汽车工业地图上被打上标记的国家已受到从底特律至杜塞尔多夫的卖主和中间商们的偏爱。例如在泰国这个年增长率近20%的市场,消费者今年将购买54万辆新车。中国122家汽车总装厂目前每年生产汽车138万辆,而中国意欲成为汽车主要进口国、汽车制造国和最终成为汽车出口国的目标已经点燃了西方汽车制造商发动机的汽缸。甚至一直是海外汽车市场之滑铁卢的印度都向汽车制造商和出口商敞开了大门。印度尼西亚1.9亿人口是令外国汽车公司垂涎欲滴的目标,而马来西亚则有一个不断壮大的中产阶层、一家健康发展的本国汽车制造厂国家汽车公司和迫切需要节制一下的新高速公路网。甚至在拥挤不堪的香港和新加坡,巨额征税也没有能使汽车热降温。
    伦敦的DRI—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汽车分析家苏珊·布朗说:“实际上大家都对亚洲感兴趣。”她预测,仅在东亚地区,汽车购买量在10年之内会翻一番,超过850万辆。相比之下,美国去年汽车产量为660万辆,与1975年时大体相当。
    但是从其他方面来看,亚洲市场本身又是极其独特的统一体,广大地域中千差万别的人又各自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国政府在汽车工业方面表现出的雄心也不尽相同,有些国家主要兴趣是避免与外国竞争,而其他一些国家则乐于建立合资企业,以创造就业机会。顾客的需求也是五花八门的,从运输农产品到向邻居炫耀自己的财富等,不一而足。
    例如,马来西亚正在设计能烧棕榈油的发动机,棕榈油是某些亚洲国家的主要产品。曼谷顾客愿意购买安装有电视、电话、传真和其他便利设备的汽车,这将使这座城市声名远扬的交通阻塞变得更容易忍受。在中国,政府反腐败运动已经使许多干部忍痛割爱,放弃了奔驰和宝马,而改乘较朴实无华但却仍然很舒适的沃尔沃和奥迪。那些寻找削价名牌的人能买到用低档车制造厂的多余零部件拼凑起来的完全假冒的奥迪轿车。甚至更容易:在印度尼西亚,由于劳动力极便宜,你可能不久就能从塞蒂亚万·佐迪手中花7000美元买到一辆翻版兰博基尼。当美国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开始插足长期为日本所垄断的亚洲地区时,竞争变得激烈起来了。欧洲在将其豪华汽车变成该地区最引人注目的交通工具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令人垂涎的中国市场中大为得手——该公司在中国生产的客车占中国客车总产量的一半。
    长期在亚洲充当小角色的底特律加快进入亚洲的速度。克莱斯勒公司早在1987年就开始在中国生产吉普车了;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公司相互竞争一项15亿美元的与国有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合作生产豪华轿车的机会(编者注:通用已获得这项总投资10亿美元的合同)。但是,在泰国的第一家美国汽车组装厂上个月才开始生产供国内市场的克莱斯勒切诺基吉普车。相比之下,日本在泰国生产客车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将在泰国生产的客车向整个亚洲出口。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小约翰·史密斯说,对于通用汽车公司来说,如果“想保住头把交椅进入下个世纪的话,最好一改在亚洲无足轻重的形象,而以强劲和活跃的面貌出现”。
    尽管全亚洲地区的贸易壁垒正在降低,但是许多国家认为汽车业应另当别论——部分原因是它有创造就业机会的巨大希望,部分原因是它紧紧抓住了决策者的想象力。各地都把汽车列在受保护清单上,未来许多贸易战都是围绕汽车展开的。美国上个月说服韩国降低汽车进口税,并给予进口商在电视广告方面的同等权利,克莱斯勒亚太业务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丹尼斯·鲁特说:“大家都想拥有自己的飞机和(汽车)制造厂。”
    这意味着汽车公司仍然需要一种针对每个亚洲国家的不同的战略,或者至少针对三种主要大类的战略:发达市场——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至少从理论上来说,这些市场能进口汽车;那些决定建立自己汽车制造厂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以及像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专门在当地组装外国制造的“配套元件”:从美国和日本进口的散件汽车。甚至那些走组装之路的国家野心更大。印度尼西亚汽车工业协会主席赫尔曼
    ·拉蒂夫说:“我们应该发展这类基础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和努力成为汽车工业全球化的一部分。”
    某些市场充满潜力,但是利润并不十分丰厚。印度有9.5亿人口,按某种标准来衡量,中产阶层人口达2亿。但是去年在印度只卖出28.2万辆汽车,还没有台湾卖的多。
    中国是汽车工业毫无争议的极值得追求的市场,但是中国先提出建立大型合资企业的可能性(如国家“家庭轿车”计划),然后迟迟不做出关于由谁生产“家庭轿车”或生产什么类型轿车的决定。与此同时,外国汽车公司正通过一些规模较小的交易在中国市场上立住脚。曾担任过福特汽车公司驻北京办事处主任的詹姆斯·保尔森说:“我们看到与汽车制造商合作的机会,我们也找到在中国学习做生意的好方法。”
    这种学习的过程已经开始了,而且贯穿整个亚洲地区。通用汽车公司亚太业务部主任唐纳德·沙利文说,亚洲汽车工业“像是一盘立体国际象棋”,当亚洲驶上公路时,这盘棋是输是赢利害攸关,而且棋子移动的速度将快得惊人。在新德里,精力旺盛的小伙子们在汽车后窗上贴着“不缺女孩缺时间,的字样招摇过市。在新加坡,尽管有进口关税壁垒、执照费、养路费和自动开出超速罚单并寄到家中的自动系统,但是汽车销售量却在节节上升。在马尼拉、拥有一辆新汽车时的兴奋心情难以名状,以至于以前司空见惯的令人讨厌的事儿也会变得妙趣横生了。正如最近一个汽车广告所宣称的那样:“你再也不用别人给你送比萨饼了!”没有谁敢在世界其他汽车市场上做这样的广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