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美国企业并非净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8-31

    【德国《商报》7月18日文章】题:美国企业不是清洁癖
    美国人认为,贿赂会扭曲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因此,美国对从事国外贸易有最严格的反贿赂法规。可是,这些法规并非总能起作用。
    洛克希德公司的大笔贿金曾使荷兰前女王的丈夫陷于尴尬境地;在70年代曾促使日本首相田中下台,后者受贿达5亿日元。
    洛克希德公司1990年为埃及一位议员提供了100万美元,要他敦促本国政府购买C—130军用运输机。这种做法是完全符合这家康采恩的路线的。这笔贿金换取7900万美元销售额是合算的。在洛克希德公司承认了这笔贿赂、从而承认违犯了美国的反贿赂法之后,被亚特兰大的~家联邦法院科以2480万美元罚款。这家飞机制造商乐意支付这笔罚款,因为它不想失去出口其各种产品的许可证,也就是想继续向全世界出口武器。
    洛克希德不是唯一一家为了销售而违反法规的美国企业。优利公司的军用产品部门也有行贿丑闻。1991年它不得不对政府的指责作出交待。美国的世界性康采恩卷入行贿丑闻的还可列出许多,例如通用电气公司、特莱丁公司、利顿公司、洛拉尔公司等。这些涉嫌的公司虽然常常否认有任何过错,但通用电气公司在一次事件中解雇了4名高级经理,并承认违反了五角大楼的规定。
    克林顿的贸易代表坎特说:“几乎没有一个国家采取了像美国这样的反腐败措施。这使我国的商界处于一种困难的境地。”副国务卿帮办塔鲁洛补充说:“由于法律规定或康采恩内部规定而不行贿的企业在市场上处于不公正的不利地位。”
    特别是军火康采恩常在贿赂事件中被提到。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军备订货有利可图,并且可望带来以后的生意,因为武器是需要保养的。第二,武器订单是由政府代表和议员分配的,这些人希望用贿金弥补自己微薄的薪水。
    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侦探查利·帕森斯说:“不言而喻,我们会在防务领域更多地看到这样的一些贿赂事件。本国的军备订货在减少,所以各公司拼命地到世界各地去寻找新的订户。贿金越来越多地在美国以外交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