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是干涉,还是睦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7-30

    【拉美社加拉加斯7月15日电】题:美国奉行克林顿的政策还是赫尔姆斯的政策?
    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开始出现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这就是在本世纪一个有霸权企图的大国取得了最辉煌的胜利,但恰恰与此同时,多年来它的经济却每况愈下。
    正当华盛顿的军事机器和政治体制在地球上所向披靡之时,它的经济在同欧洲和亚洲的竞争中却显得疲惫不堪、回升无力。
    为了解决这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两种政治立场,一种是共和党参议员杰西·赫尔姆斯的立场,另一种是克林顿总统的立场。
    赫尔姆斯是极力主张复旧的共和党右派领导人之一。他和克林顿都认为,在当前美国十分困难的时刻,稳住拉丁美洲这个后院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危机,美国总是设法稳住后院,以便满怀信心地对付其它大陆上发生的问题。所以,美国在对付其对手方面往往总是占优势。而德国、苏联和日本,在对付美国时没有什么靠得住的后院,或根本不能齐心协力。
    但是,赫尔姆斯参议员虽然在这一战略目标上与克林顿的主张一致,但在具体做法上却不一样。赫尔姆斯主张对拉丁美洲进行威胁、恫吓或围困,向拉丁美洲伸出恐吓的拳头。因此,他采取一种闻所未闻的进攻手法,勒令哥伦比亚总统埃内斯托·桑佩尔采取扫毒措施,否则就将他变成国际麻风病人,美国驻波哥大大使弗朗切特则是一名干涉各种事务的国际警察。
    赫尔姆斯参议员甚至还同伯顿众议员一起提交了进一步封锁古巴的议案。古巴已受到美国长达33年的封锁。
    这种不正当的主张遭到了加拿大、欧洲联盟和日本的反对,因为这是对世界贸易的公然干涉。但是赫尔姆斯毫不畏惧地继续其战略,因为他认为,这可以使美国立即赢得最可靠的胜利。
    克林顿和民主党人则认为,在这种复杂和微妙的时刻,应采取灵活的战术。他们的理由是:拉丁美洲发展迅速,已不能像对待小孩子那样对待拉丁美洲了。
    15年前,美国需要拉美作为其原料供应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委内瑞拉的石油、古巴的甘蔗以及墨西哥的矿石都使华盛顿产生了兴趣。
    现在,由于技术革命,运抵的原料越来越少,所以美国希望拉丁美洲成为其制成品的市场,以损害日本和欧洲的利益。从这些理由来看,克林顿似乎是有道理的。因此,同古巴签署的解决偷渡者危机的协定,看来表明了克林顿要采取的对拉美政策的立场。
    这两种政策,哪种占上风?是赫尔姆斯的“大棒”政策还是伸出援助之手?是共和党的极端干涉政策还是民主党的友好睦邻政策?
    答案还不十分明确,因为它将取决于多种因素。拉美的反应也是其中一个因素。美国的领导机构将在这两种立场中作出选择。如今已没有第三种立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