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韩国推进汽车产业展开自由竞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7-30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7月4日一期文章】题:韩国汽车产业展开攻势
    近年来,韩国汽车产业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目前又出现了向自由化迈进的巨大举动。
    韩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汽车生产数量不断增加。1988年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1990年以后,汽车产量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不断增加,1994年汽车产量约达到230万辆。韩国目前的汽车产量仅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之后,是世界第六大汽车生产国。
    值得注意的是,与80年代后半期相比,汽车厂家的战略转移,以及近年来支撑韩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因素,有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是,由于收入水平上升和交通设施不断完善,韩国国内的汽车销量增加,国内销售比率超过了出口比率。1987年出口比率约占67%,1994年则约为32%。第二是,出口稳定增长。由80年代后半期偏重对北美出口转为推进实现出口地的多元化。1988年对北美的汽车出口量占韩国汽车出口总量的约90%,1993年约占22%,1994年约为32%。去年由于日元升值竞争力提高,以及新型车的投放,使韩国车的对美出口增加。第三是,对亚洲和中南美等新兴市场的出口有利于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亚洲,日本车被夹在韩国的低价格车和欧美的高级车之中,因日元升值,价格上升而导致其销售市场占有率下降。
    由于韩国汽车在国内外销售看好,销量增加,目前韩国汽车厂家正在谋求加强国内的生产能力。如果单纯地以各厂家的计划计算,2000年时,汽车产量将超过500万辆。此外,各汽车厂家也都在扩展其在亚洲市场的事业。韩国政府今年也在汽车产业领域进一步推进了自由化政策,产业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韩国在汽车领域推行自由化政策是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分阶段进行的。首先在1987年废除了车种生产限制。此后又允许进口除日本车以外的整车。1994年年进口车数量只有3866辆。但是,自1989年起,韩国大幅度并分阶段下调了进口关税,由原来的40%下调至25%。1990年又下调至20%,1991年下调至17%,1992年下调至15%,1993年下调至10%。
    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今年以来,韩国政府进一步推行了自由化政策。其中之一是,下调了进口关税和高级车进口税。结果,今年进口车销售量大幅度增长,超过了去年。
    其二是,允许三星集团进入轿车产业。韩国政府认为,坚持自由竞争将有助于产业发展。因此,最终同意该集团进入轿车产业。
    但是,进入今年以来,正当韩国政府进一步推行自由化政策的时候,受到了来自欧美各国开放市场的压力,韩国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之前的政治因素也发挥了作用,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韩国政府允许三星集团进入轿车产业,可以说是出于这种认识:在世界经济实现自由化的进程中,要使本国汽车产业得以生存,就要改变以往的保护政策,通过实施自由化来谋求加强产业的竞争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