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太空探索先锋 动物屡建奇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6-30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4月28日文章】题:蝾螈的爪子和尾巴在宇宙中长得更快
    如果两条叫别尔卡和斯特列尔卡的狗在宇宙飞行中死去,那么人类恐怕永远也不会飞向宇宙了。上帝保佑,它们健康归来。可叫莱卡的狗就不那么走运了:它乘“叛逃者”号飞船进入太空后,在遥远的星际空间死去。人们用它的名字来命名一种香烟,以纪念它。另一桩不幸事件发生于美国。猴子波尼在宇宙空间飞行8昼夜后突然感到不适,它被紧急送回地球,一天后不治而亡。它的健康状况下降的一个原因是孤独。从那以后,人类开始让猴子成双成对地进入太空。
    动物在人类宇航史上起到了宇宙侦察员的作用。在加加林完成第一次载人宇宙飞行之后,人类又交给动物另外一项任务:获取看不见的“敌人”——失重的有关资料。于是,数百只白鼠为科学而献出了生命:它们在返回地球后立刻就被杀死。科学家们将它们解剖,从中获得许多发现。研究表明,微重力对生物体的作用大多是不利的:骨骼和肌肉出现萎缩;骨组织生长速度放慢;骨骼坚韧程度下降;机体免疫力也有所下降等。然而,科学家们的担忧很快便被惊喜所代替:他们在解剖了一只回到地球25天后被杀死的白鼠后发现,白鼠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完全恢复了健康,宇宙飞行对白鼠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全部消失。这说明,白鼠完全经受住了失重和辐射对其产生的双重影响。
    科学家们先后把20多种生物送入宇宙空间,其中包括:原生动物、多种植物和微生物、鹌鹑蛋、苍蝇、青蛙、甲虫、乌龟、小鱼等。蝾螈是一种能使自己身体上失去部分再生的动物,科学家也用它做了实验,结果发现,它在宇宙飞行过程中的肢体再生速度比在地球上的再生速度要快得多。
    科学家还对猴子做了实验。1987年,苏联发射了一颗生物卫星,上面载有两只猴子——德列马和叶罗沙。在飞行过程中,卫星上的食物供给系统出现故障。为了使猴子不至于饿死,科学家命令卫星紧急着陆,但卫星没有按预定计划降落在拜科努尔发射场,而是落在了米尔内城附近的原始森林中。两天后卫星才被找到,两只猴子已经饿得虚弱不堪。现在,叶罗沙在莫斯科动物园“定居”,而德列马则成了赠送给卡斯特罗的礼物。
    猕猴与其他非智能动物不同,它们在飞行过程中还可以工作。科学家们花了两年时间对猕猴进行了条件反射训练。当信号盘上出现某种信号时,猕猴便按动操作杆,它得到的奖赏是一些果汁。当猕猴用牙齿咬动一个阀门时,它便可以通过一个专门的吸管获得膏状食品。此外,当猕猴左顾右盼地寻找信号时,它的身体在椅子中上下移动,触动了各类踏板和按钮,科学家便从中获得了有关猕猴的平衡状态的信息。
    进入太空的一律都是“小男孩”,因为为它们做储尿器比为“小姑娘”做要省事得多。另一个原因是,雌性动物存在着发情期的问题。
    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借助于猕猴来研究最初几天太空飞行中困扰宇航员的那些不适感:晕船、面部浮肿、头重脚轻、在转头时无法集中目光等。(赵志鹏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