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亚洲国家投资环境各有所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6-29

    【香港《亚洲周刊》6月16日一期文章】题:选择机会多使人们挑花了眼
    经济小虎、牛市市场、小龙,这些以动物作比喻的词,在全球投资者的词汇中,特别是在他们谈到正在变富的亚洲时常常使用的。
    在同印度族大亨夏利来辩论哪个新兴大市场能给投资者带来最佳前景时,香港东亚银行总裁李国宝说:“中国的经济实绩正在迅速提高。人们常常把印度比作步履蹒跚的大象,而把中国比作突飞猛进的龙,这是毫不奇怪的。”李先生的结论是:两者无法相提并论。
    除了列举了众所周知的对于通货膨胀率和领导权接替问题上的忧虑之外,夏利来也承认:“中国取得了很大很大的经济进步,因为中国开放市场比印度早10年。”可是夏利来明确无误地强调了次大陆的优点:“一种开放的民主制度、没有明确宣布的实行市场改革的承诺和国际实业家们所谋求的法律保护。”另外还有市场的多样性,“从早餐食品到药品应有尽有”。他的建议是:“最佳投资是向基础设施投资——发电、电信和公路等等,全世界没有哪一家向前看的公司能够不去认真地考虑印度。”
    随着放宽对经济的限制已经在全球投资者当中掀起了新兴市场热,近年来关于到中国去还是到印度去投资的辩论变得更加激烈了。这两个亚洲大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一半,它们的欣欣向荣的市场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令风险资本家和大多数公司垂涎。夏利来提出忠告说:“对于这个问题,抱着要么向中国投资,要么向印度投资的态度,是非常不现实的。”
    尽管如此,除了特大企业以外,所有企业要在中国和印度两个市场立足,特别是在被许多公司作为目标的消费品部门立足,仍是很困难的,费用也是很高的。大多数企业不得不进行一番抉择。同时,本地区还出现了像越南与印尼之类的正在变得活跃起来的市场,这就让人更难以作出决断了。
    除了通常的具有吸引力的因素——众多的消费者、庞大的劳动大军、丰富的资源以外,在新兴市场当中进行选择的投资者还注意一些决定企业成败的更微妙的因素:法律框架和官僚机构框架、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基础设施的瓶颈口和政局稳定性。直到1991年印度看到经济改革的曙光之前,中国是亚洲最具吸引力的新兴市场。现在情况不再是这样了。设在伦敦的咨询机构经济学家情报社上个月首次把印度列为投资风险比中国低的国家,因为中国面临着物价难以控制之类的困难。
    虽说印尼和越南从幅员上无法同中国或印度相比,可是这两个国家也许对于那些需要更熟练的劳动力和谋求较易控制的规模的快速增长市场的企业具有吸引力。
    亚洲地区的经济学家们说,越南有可能实现比中国或印度更强劲的中期增长,如果河内的政策和财政措施得力的话。它下个月将加入东盟,这可能使它成为亚洲的一个低成本出口基地。
    投资者们对于拥有选择的机会感到高兴,特别是假如它们喜欢的投资场所条件变坏的话。当中国试图限制电力项目的利润时,外国电力公司开始转向印度以寻求更有利的投资条件。香港百富勤投资控股公司的拥有5亿美元资金的亚洲基础设施基金的负责人威尔·利利说:“所有新兴市场都在争夺资金。”
    主张在中国投资的人说,在一些主要的经济指标等级评定方面,中国优于印度。银行家李国宝在上个月说:“在印度,(一位工厂主)需要三个人去干的活,在中国一个人就够了。可是每名印度工人拿的工资跟中国工人一样多。”
    在购买力方面,普通印度人的购买力仅及普通中国人的购买力的一半。南韩生产金星电器的LG电子公司首席财务主管金先生说:“我们认为,从战略上说,中国大陆在今后10年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场。”在中国和印度都设有生产厂家的大宇电子公司首席主管裴先生接着说:“我们必须现在就到中国去,以利用这种快速增长。中国跟马来西亚或泰国不同,后两个国家主要被用作为出口基地。而到中国去的公司是为了开发中国的国内市场。”
    对印度抱乐观态度的人提到印度有2.5亿中产阶级、印度广泛使用英语,以及它所实行的法律制度与文官制度,一般说来它们是有助于实行法治的。他们还大谈特谈给他们深刻印象的统计数字:通货膨胀率为8%(比1991年的最高水平下降了一半),而进口税降低了75%。新德里还放松了对卢比的可兑换性、外国所有制和把利润汇回国内的限制。所有这些措施都给消费品部门注入了活力。
    可是印度的改革能持续多久?那些对于变革的政治授权感到担心的商界人士指出,北京的长远计划已经使大多数中国人受益。李国宝先生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基层做起,从农业首先搞起来的。70%以上的中国居民——那些居住在农村的人,改革同他们有着重大利害关系。印度还不得不去费力地解决农业改革问题。”他接着说,中国重新铸造了它的意识形态,以适应市场经济,而印度的开放做法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硬逼着它去干的。
    英国商业银行施罗德斯银行已经加强了它在中国的存在。这个集团的董事长乔治·马林克罗特说:“对于政府所奉行的政策,人民的反应是极好的。”这家银行的亚洲公司财务部主任格里·格里姆斯通接着说,可是在印度,“基层的人一直对改革的步伐感到失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