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全球变暖扩大传染病分布范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4-30

    【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19日文章】题:我们要对全球性瘟疫感到恐惧吗?
    我们对未来全球变暖的恐怖描述已经耳熟能详了:遥远未来的某个时代,冰川融化了,海平面上升了,佛罗里达州被淹没了。但是气候变化造成的更加迫在眉睫的——也是致命性的——威胁来临了,而且可能就在今年夏天于北美出现。科学家称其为全球“传病媒介”——将疾病传染给人的那些动物、微生物和植物——扩大分布范围。对普通人而言,这就意味着全球性流行传染病。
    虽然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古已有之,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为的温室气体目前正在开始扰乱全球气候模式,诱发一些天灾,并导致各类生物的迁徙。世界各地某些疾病的传播和其他一些疾病的死灰复燃就是其中一个苦果。
    一段时间以来,全球范围传染病扩大分布的情况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但是注意的焦点一直是致病病毒或细菌对抗生素越来越强的耐药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降低了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充当“占温度计”的化石记录显示,在全球温度较高时期,昆虫活动范围的扩展速度比植物要快得多,从伊蚊迁徙中传播登革热和黄热病的现象就可发现与气候有关的疾病流行性特征。由于温度限制,伊蚊历来都生活在海拔1000米高度以下,但是目前有报告说,在哥斯达黎加海拔1350米的高度上以及在哥伦比亚海拔2200米的高度上也发现了这种蚊子。在中部非洲,传播疟疾的昆虫也提高了活动范围的海拔高度。
    虽然气候决定了疾病的传播,但是天气则决定了疾病爆发的时机。
    厄尔尼诺现象就是一个极有说服力的例证。暖厄尔尼诺和冷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与海洋中大型哺乳动物的死亡有关;全球性流行疟疾、孟加拉流行霍乱、南美流行肝炎、腹泻和痢疾以及美国马萨诸塞州流行东方马脑炎都与暖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去年出现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加勒比和美洲中部地区出现登革热,在遭受旱灾的波多黎各和湿润温暖的中美洲及巴西北部地区形成流行性瘟疫。
    季节交替推迟、日间较大的温度波动以及暖夜等,都对昆虫生长有利。这些气候变化的生物学副作用被大大忽视了。气候波动性和出现天灾的次数增加可能就说明了当今时代气候变化的特征,而传病媒介扩大疾病传播范围的现象可能是最初出现的生物影响之一。
    多变的气候对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承受力也是考验。例如,猫头鹰有助于控制与莱姆病有关的啮齿动物生存的数量。美国西北部开采森林和西南部持续干旱都威胁了猫头鹰的生存。任何应付气候不稳定的努力都要意识到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学的原因,而且也是保护对害虫和病原体进行生物控制的多样系统。不断增加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物理和生物指标表明,由于燃烧矿物燃料而累积的温室气体可能已经开始对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