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飞机是如何起飞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4-29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文章】题:飞机是如何起飞的?
    几乎与怀特兄弟第一次飞行相隔了一个世纪的今天,人们再次提出了飞机是如何飞起来的问题。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前数学家和麦金托什计算机发明者热夫·拉斯金在美国《量子》科普杂志上发表文章说,所有现行教科书中的解释都是错的,而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一些闻名世界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在解释飞行原理时也没有说到点子上。这篇文章在发表时,正好也有一些空气动力学专家通过互联网络发表意见说,他们自己也不完全明白飞机飞行的原理。
    根据以往的解释,我们一直认为飞机之所以能起飞是因为机翼迫使气流流速发生变化,亦即机翼上侧的气流比机翼下侧的气流速度快。伯努力定理认为,这种速度差异的结果就在机翼两侧形成压力差,底侧的压力大于上侧的压力,这就产生升力。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气流的流动速度差?
    有人认为,厚厚的机翼前缘对空气形成挤压,结果使得空气就像决口而出的水一样,一下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空气在什么之间受到了挤压呢?
    还有人认为,机翼上侧的空气分子比下侧空气分子走的距离远,所以要想在机翼后缘重聚时就要加快速度。但是拉斯金说,简单的推算表明,这种方式得出的速度差只能提供微不足道的一点浮力,不可能将飞机托起来。拉斯金认为,机翼对空气分子通过分子力吸引而起到一种推动作用,结果就相应地产生了上升力。他说:“机翼就好像是一个将空气流向下偏转的装置。”
    《星期日电讯报》为了让读者了解问题的实质,遂采访了空气动力学领域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专家,只问他们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飞机为什么能飞?
    结果出乎意料,各种说法真可以说是“百家争鸣”了。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观点外,还有人认为空气粘度是飞行的关键所在。这种理论认为,机翼在穿越空气时会产生许多巨大涡流。为了抵消掉这些涡流的螺旋运动,机翼周围就会出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巨大“束缚涡”。这也会导致机翼上下两侧的空气流速度和压力出现差异,结果使飞机得以腾空而起。(刘立伟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